威宁“四个聚焦”确保就业扶贫取成效
作者:臧锐 时间:2019-10-11 阅读:204
本报讯(通讯员 臧锐) 近年来,威宁紧紧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精准培训、不落一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目标,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组织体系强保障。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易地扶贫搬迁热线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威宁自治县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方案》《威宁自治县就业扶贫工作方案》,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制定《威宁自治县全面推进就业脱贫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培训、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易地就业脱贫工作格局。自治县人民政府还与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签订就业扶贫目标责任书,将就业扶贫工作指标纳入全县工作目标考核。整合工作力量,组建12个专项督查组,对就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月督查、月通报”。
聚焦精准摸底数。一方面由乡镇(街道)和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成果为基础,以《贵州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统计4.0平台》为模板,建立健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另一方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村入户,全覆盖采集县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动态化、信息化精准管理。认真分析贫困劳动力储量、年龄结构、就业意愿等情况,因户因人施策,实行“一对一”培训推荐和岗位推荐服务。采取自主就业一批、转移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公益专岗安置一批等方式精准促进就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稳定就业1人以上。
聚焦培训强技能。以大数据扶贫云精准识别的贫困劳动力为基础,精准确定培训计划。以84个深度贫困村为中心,大力开展适合培训对象就业的培训项目,重点开展挖掘机操作、中式烹调师、针车工等就业前景好的工种培训,切实增强全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确保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后实现就业,明确要求各培训机构建立劳务协作渠道,促进劳动力培训后就业,培训后就业率低于50%的机构,取消培训资格;培训后就业率高于50%的,在下步分配培训任务数时,根据培训就业率予以梯度倾斜。2018年以来,威宁共完成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24691人,培训后就业15249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13711人,实现已搬迁在家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聚焦管理促协作。为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盘活农村富余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优势,威宁建立健全“劳动力+县内劳务经纪人+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劳务派遣公司+驻外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市场”的新型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链。2018年3月,威宁组建县级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并在全县39个乡(镇、街道)组建就业扶贫劳务分公司,在630个村(社区)组建就业扶贫劳务合作社,实现就业扶贫劳务服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2018年6月在东莞市高埗镇建立威宁县就业扶贫劳务公司驻东莞市劳务协作工作站,实现了从岗位对接、组织务工、稳定岗位、劳动维权等多方面服务以广州、东莞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威宁籍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