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11

百年同康,一口解忧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9-10-11 阅读:199


 1.
 
  同康酱园酒厂诞生的甲寅年,东方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件,而百年后再回头看这样一个酒业的发展,恰好浓缩了一百年发展的剪影,回味历史就好比品一口老酒。
  1914年,一个酒厂诞生在一个动荡的社会,需要经受多少压力。
  同康酒从酒缸里盛出,散发着香味,在民国,有多少人能坐在一起喝着小酒闲聊和谈论梦想?
  那些穿着旗袍的妇女,在歌舞厅内唱着不夜曲,那些穿着中山装的有识之士,正在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心着。
  侧观整个世界,战争爆发,原木麻木世人的酒水,让人解忧。
  1914年9月1日,旅鸽灭绝,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在逝去,又有一些东西在重生。
  在同年11月,浙江东阳县人起事,焚烧县署,掀开一个民族斗争的的序幕。而在台州,一位叫朱卿来约亲朋张蔚云、郑卿云、方浩然、闻延馨等人筹银3万元,委托经理邵可珍来海门创办“同康酱园酒厂”,边基建边生产。酱园酒厂初设东门阮家,为有利于内河运输,后迁到西门江城河边(即现在的永泰花园)。此处水陆运输极为便利,北通杜桥、章安、前所,南接温州、石塘,东运沪、甬,西揽葭沚附近乡镇;当时的主要产品有黄酒、白酒、酱油、食醋,腐乳、酱瓜等,“双鱼牌”卫生酱油盛誉浙东南沿海,还远销到宁波、南京、上海、福建等地,历经数十年不衰。同康酒业作为百年企业 ,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复兴史和制度变迁。
  从民国起家,将酒卖到全国各地,最主要的还是酒香味浓。
  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民国时的老少爷们喜欢喝上两口,也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在酒馆里吃着香豆,喝着小酒。
  时间总是一分一分过去,夕阳斜照在街道上,宛若一块一块黄金。
  “不喝了,没钱了,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一阵风刮来,穿着长袍的先生摇晃着脑袋说。我们的民族,内部制度的腐朽和外来侵略者榨取百姓,使得他们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在民国喝酒是美妙的,从场所、喝酒的人群或者器皿都有独特的安排。在平民生活中,酒对于一些低收入者来说是一种奢望,而台州城中还有着许多富有古代韵味的房屋,配上有闲情雅趣的人,在这样的地方喝酒,在合适不过了。
  而我们民族的骨肉里,有着非常丰富的酒文化,我们对酒的认识不仅仅在于简单地喝这个层面,自古至今,写诗酒地诗歌、词不胜其数。
 
2.
 
  从民国到新中国,酒厂的名字在不断更换,而一直没有“同康”这个词。从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到2001年更名为“台州市同康酒厂”,再到2006年改制成功后的同康酒厂更名为“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 以至于2014年3月,“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升级为“浙江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同康酒业经历百年,依旧从事黄酒、白酒、食醋的生产,依旧坚持“传承千年神韵,酿制健康美酒”为经营理念。
  同康酒业,是中华民族取得独立自主的见证者,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同康酒业在不同的工商制度下成长,百年之际,正是蓬勃发展之际。
  而同康,始终坚持“融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酿造酒香浓郁、口感醇厚”的好企业、好酒而获得消费者认可。
  酒坊或酒厂在生活中不那么被重视,它们往往小规模地存在于各个时期,而这样的企业,正从另一个侧面去展现出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记忆。
  一百年,同康酒业的酿酒师换了一拨又一拨,而他们对酒的热爱和酿酒的精神从未改变。不管是为了自己能喝上好酒而努力,还是像杜康一样,要为酒奉献自己的力量,不管与酒接触的初衷是什么?只要一个人从如何获取好的原料,什么样的水才能酿出好酒开始,就注定了一生与酒打交道。
  对于一个酒文化深厚的民族来说,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喜事、丧事,酒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兴的时候喝酒,悲伤的时候喝酒,酒并非在麻木我们,而是在精神上给我们享受,在那短暂或是漫长的时光里找回自己。
 
3.
 
  欧阳修曾在《醉翁亭记》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数百年后,饮一杯同康酒,在细品诗词,就好像回到了宋朝。在括苍山打开一瓶老酒,风将酒香刮遍到处,包裹着山川。
  带着炊具,亲朋好友四五,在周末到括苍山,将帐篷搭建在平缓处,一起看星星变幻,看星星和月亮在夜空越来越亮,尽管夜中微凉,慢慢品上一口小酒,就不会再觉得冷。
  我们到括苍山,看星空、朝阳、晚霞,与自然亲切接触。
  在山顶喝酒,畅聊人生和梦想,尽管有一些梦想与我们之间不切实际,而那些话和那场景是终生难忘的。
  在括苍山醉了,就躺在草地上安静地睡去,清晨醒来,空气湿湿的,带着凉意。
  而一步一步向上走,就能将远景收于眼中,就能看到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地平线是如此美。矗立在山脊上的风车,一圈一圈将时间带走,错落有致,守护着这片山林。
  苏轼在《望江南.超然合作》中写道:“诗酒趁年华”。站在高处,吹吹风,眺望远方,安静地欣赏脚下的风景,以及晒晒头顶的太阳,享受当下,珍惜我们的诗样年华。
  归其一生,我们都如酿酒师酿酒一样,一生在生活中学会了发酵自己,让自己饱满,让自己如一瓶陈年老酒,在岁月中陈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今天,祖国成立70年之际,应该有一杯同康酒,敬所有不甘平凡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