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14

威宁“四个强化”推进 企业监管落地落实

作者:臧锐 时间:2019-10-14 阅读:175


   本报讯(通讯员 臧锐) 近年来,为进一步夯实企业监管,威宁不断强化涉企信息归集、部门沟通对接、惩戒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监管落地落实。
  强化涉企信息归集。严格按照“应归尽归”的要求及时将所有涉企信息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多举措开展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的信息归集。截至目前,全县共归集涉企信息12003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9500条、行政处罚信息214条、抽查检查信息1601条、备案管理信息300条、司法协助信息67条、其他涉企信息321条。
  强化部门沟通对接。县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部门充分联动,加强同其他部门沟通对接,适时共享部门信息,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单管理工作,及时将未按期开展年报公示、未公示企业及时信息、填报虚假信息、失联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近年来,先后将3106户企业、10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871户个体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32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强化惩戒机制建设。按照《贵州省失信企业惩戒联动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完善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依法在本部门履职过程中对相关市场主体采取进一步的约束和惩戒措施,积极协助公检法司限制被冻结企业的股权转让,对失信个人限制其担任企业高管和法定代表人,让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截至目前,全县已限制股权转让103余次,限制47名失信人员担任企业高管,限制10户企业法人进行变更。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出具信用报告和企业公示信用查询,为工程招投标,银行贷款、龙头企业评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以及企业评先选优等提供守信依据,各部门正逐步建立对失信企业一票否决。目前,因通过信用查询限制招投标和评先选优企业累计达36户,其中在县开展营养餐招投标中一户企业因未年报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而错失中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