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作者:臧锐 时间:2019-10-16 阅读:180
本报讯(通讯员 臧锐)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农村水体环境受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威宁以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和发力点,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污水处理现状朝好的方向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规划先行,破解污水治理之困。威宁将全县32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纳入规划建设中,其中东风镇、二塘镇两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为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争取在2020年底全面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多方筹资,确保设施建设到位。规划到位后,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还需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资金保障是治理工作推进的关键。威宁多地探索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出政策资金“组合拳”,通过银行贷款及地方自筹,本工程总投资约40685.73万元。
全民聚力,建立多元管护体系。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建好,还要管好用好,杜绝“晒太阳工程”。为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加强污水治理长效保质。2019年以来,石门乡共建设十户一体486个,开展村寨督查7次,村“两委”、自管委主任、十户一体中心户长召开村民大会56次,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19908次。对于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石门乡“三查三评三奖”建立了“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运行机制。
定点巡检,保障治理长效达标。全县32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共定员86人,人员涉及的专业主要有给排水、分析化学、环境工程等。根据各乡镇的位置设置中心污水处理厂,中心污水处理厂设化验室,配备化验人员1人,采样人员1人,中心厂化验设施为附近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共同使用,确保农村污水治理长效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