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强化工作举措促进生态建设提质增效
作者:赵琴 时间:2019-10-16 阅读:203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威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打赢“113攻坚战”总目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深入推进环保整治工作,全县生态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建立健全机制,合力共建“生态威宁”。成立县荒山绿化建设指挥部,各乡镇(街道)、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组织网络;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将考核指标和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创建部门和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县创建督查,发现问题,限期及时整改;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上街头、进入社区,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县城街道、乡镇主要路口设立创建宣传牌,在镇村办公场所等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手册;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扎实推进绿化行动。
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增长。围绕建设“草海避暑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百草坪、马摆大山、板底彝族风情园等乡村旅游景点,黔韵紫海等核心景点及锁黄仓国家湿地生态公园加快建设,积极发展全县生态旅游;以县乡村造林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实现森林经营水平和管护成效显著提高,加大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力度,城市、郊区、村寨、通道、园区植被景观及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保护自然环境,放大生态资源优势。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严守生态红线,不断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划定省、县、乡镇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实施以草海综合治理绿化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各乡镇加快实施林荫大道、河边绿带、园林式道路、街头绿地、精品水景等城镇绿化“五个一”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农村延伸,精心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让城乡居民同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