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肺”老师34年初心不改
作者:李云侠 文旭 时间:2019-10-17 阅读:383
“残肺”老师34年初心不改
——记全国优秀教师李世先
记者 李云侠 文旭

李世先在给学生上课

李世先获得的各种荣誉

李世先在给学生上课

李世先获得的各种荣誉
9月4日,李世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从教34年,他已算不清这是第几次获奖,从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县级、市级、省级的优秀教师,以及地理学科各类奖项他几乎拿了个遍。
这些荣誉,满载着他坚守乡村,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三尺讲台年复一年默默耕耘,为一批又一批学生引路、造梦、呕心沥血的过程。
“救救我吧,我还要教书!”
李世先是中水中学的地理教师,从1985年秋天站上讲台那一刻开始,李世先就从未停止过呕心沥血把知识传输给学生的步伐。 “我觉得我就该当老师,从没想过要做别的” ,他一直热爱这份职业。
即使是切除了五分之三的肺,也丝毫未影响他教书育人的热情。
1996年秋季的一天,李世先在教室里上课途中咯血,经医生诊断为右肺上部肿瘤,切除一叶肺。1998年3月,李老师再次病发送往医院,又切除两叶肺,自此,他的肺活量仅是正常人的40%。
在大家都认为李老师可能要从此告别讲台的时候,李老师却凭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奇迹般地又站上了讲台,并做出了一般常人难以做出的成绩。
接到云南省昭通地区人民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后,李老师眼泪汪汪地对医生说:“救救我吧,我还要教书!”这不是对生命失去的害怕,而是对这份职业执着的爱。被感动的医生给李老师进行了手术,术后19个小时才苏醒。
在重病监护室,他心系学生,心急如焚地多次询问管床医生:“什么时候才可以出院?”他一次次地请求医生把药量加大,“还有60个学生等着我,我耽误学生一节课,合计就耽误了60个人2700分钟。”
大病未愈上讲台
出院后,医生让他多休息一些日子再去上课,而李世先回家修养没两天就坐不住了,向学校申请回校任教。
因为肺活量小,李世先总是提前10多分钟到教室门口先休息一会儿,以免上课时喘气影响学生。因为讲课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他还未痊愈的肺常常发炎,3至4天就要到医院输一次液,他觉得在医院输液特别浪费时间,就主动请教医生学会了打针输液。于是,李老师常常把药开回家里,在案前的墙壁钉子上挂起输液瓶,一边输液,一边批改作业或备课。
学生们说:“李老师太辛苦了,那段时间他李老师总是边讲课边喘气,甚至恶心呕吐,泪水时常在眼里打转,李老师拭去眼泪,上课继续。”
李世先说:“教育其实就是人爱人,我们老师要爱护学生,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希望遇到认真负责的老师来教自己,今天自己当老师了就应该做一个认认真真的老师,把学生教好。当一名老师,如果不能走进教室看着自己的学生,给自己的学生讲知识,也是最难过的时候。我就是离不开学生,一辈子都是,就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关爱学生的好老师
李世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学生王璐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最大幸运。
王璐现在已是威宁二中英语组的骨干教师。她说:“高中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和自己的一些原因,一心想着辍学打工,不想再念书了。一趟一趟地往我家跑,苦口婆心地劝我认真读书。”
“你还小,辍学外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打工只能解一时之急,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在一次次的动员后,李世先终于说服了王璐。后来,王璐一路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王璐说:“如果不是李老师的再三劝说,我的人生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
李世先坚信,只要多一些关爱,一定能让教育照亮更多孩子的人生路。
采访时,我们遇到了李世先帮助的另一名学生李章城的奶奶胡召妹。
胡召妹告诉我们:“李老师太好太好了,时常来家访,家里有困难的他想办法帮我们。今年,李老师他们帮助李章城申请了3000块钱的资助,太感谢了。”
据悉,李章城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们四兄妹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境十分贫寒。
李世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刚开学,就主动联系上爱心人士伍威明介绍了李章城家的情况,伍威明了解情况后,就决定每年资助李章城3000元,直到他完成学业。
平时,李世先留意到学校有许多废弃的纸张,他就收集起来,让李章城拿去卖。他说:“作为老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挂念自己的学生,看着学生有时候有点困难,就想去帮助下他们,让他们轻松学习,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农村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这个锄头把永远都是捏不完的,工也是打不完的,把书读好,以后才有发展前途。”
桃李芬芳花满园
任教34年,李世先教的学生很多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已是桃李满天下,他不无自豪地说:“各行各业,好多地方都有我教过的学生呢。看着他们个个都有成就,我心里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
李世先的学生也是同事的肖安永说:“十年之前我是李老师的学生。李老师一如既往的认真和负责,无论是教学还是关心学生,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李世先老师常常化腐朽为神奇。他正在教授的高二(10)班的学生袁梦琼说:“复杂的知识点总能被他娓娓道来,他常常用家乡的风土人情做类比,让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即使教了34年,李世先在教学中依旧如同刚走上讲台时那样,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每天依然备课,手写教案,坚持自己改卷。
据学校常规检查的不完全统计,李世先每学期批改作业次数平均为7650人次,平均批改目标检测及测验卷2550人次。
而李老师在“对付”学生方面也是有许多“独门绝技”。他笑着告诉记者,夏天的下午学生总是犯困,我就到药店买十多盒风油精装兜里,每当有学生打瞌睡,我就掏出来给他们抹上,立刻就清醒了。
“李老师在我们学校工作了25个年头,他无论是在生病期间还是平时的教育工作当中,都是尽心尽力的关心学生,耐心辅导学生,总是废寝忘食,虽然他的不好,但是他经常家访学生,让学生的成绩得到发挥。我们学校将借助李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辅导好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水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丁开勇介绍说。
如今,李世先已是中水中学年纪最大的一线老师,他说,“现在我已经是54岁了,还有6年的教学任务,我将继续像以前一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希望多培育出几个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