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17

洛泽河畔党旗红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9-10-17 阅读:223


 洛泽河畔党旗红
——羊街镇双河村党支部抓党建促脱贫综述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文贵

  院内国旗招展,室内党旗生辉,令人精神振奋。走进羊街镇双河村,建在坝子中间的村级活动场所与周围村庄相衬成景,格外醒目。
  “我们村党支部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进一步振兴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羊街镇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说。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决战贫困,探索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个三”工作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

强化“三个组织”  突出党建引领
 
  “在组织对象建设上,我们着力于党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的强化,突出党建引领,把村民组织起来,形成发展合力。”刘伟说。
  走进该村党员活动室,眼前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这是该村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在方法上,该党支部按村委会建党支部,自管委建党小组,十户一体建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构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目前,已配强村党支部班子5名,建立党小组4个,党员中心户23户。期间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5次,集中组织召开群众会议20余次,全村37名党员联系服务74户贫困户,为群众代办事项80余件。
  走进该村软籽石榴基地,进入初产期的石榴树上挂上了石榴,绿树红果相映成趣,构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这是该村加强经济组织建设的成果。
  “我们成立了绿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推行村党支部主导的“基地+农户+保底收购”的合作模式,将大棚租赁给土地原有农户种植蔬菜,合作社不但给群众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种植技术,还负责按市场行情保底收购。”刘伟说。
  截至目前,该村党支部已垫资70余万元修建蔬菜大棚137个,确保每亩土地每年增收7500元以上。合作社引导280户群众,其中贫困户70户种植蔬菜1500亩,种植软籽石榴3000亩。在收购过程中,合作社或收购方每收购1吨蔬菜或软籽石榴,就给村集体资金提成50元。2018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520余万元,盈利2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加16000余元。2019年前景也很好,比2018年略有增辐。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该村党支部创新设置4个自管委,23个十户一体,形成了“村民委员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自治体系,自管委和十户一体遵循“一事一议”、民主约定的运行规则,承担本区域内环境卫生治理、公益事业建设、计生金融诚信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治安联防群治、科技文化活动、农业产业发展“七项”自治工作,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代言人、民主议事主心骨、社会稳定奠基石、乡风文明推动者、勤劳致富领头雁“六项”自治职能。
  2019年,征集群众发展意愿3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8起,集中讲习党的政策法规3次,开展文娱活动1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0次,实现小事在“十户一体”内清零、急事在自管委内化解、难事在村委会解决,推动乡村治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强化三支队伍  突出政治功能
 
  “我们建强了党支部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突出了政治功能。”刘伟说。
  在建强党支部书记方面,该村按照选派“双书记”要求,请镇党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并选举返乡创业退伍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来,该村党支部集中组织召开群众会议20余次,开展集中学习15次。全村37名党员联系服务74户贫困户,为群众代办事项80余件。
  “现在,我们党支部共有党员37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计划每年度至少发展2名党员,培养支部接班人2名。”刘伟说。
  近年来,该党支部从培训学习下功夫,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建强党员队伍。
  在建强致富带头人队伍方面,该党支部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入户送技等方式,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余期,着力使党员致富带头人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工作中,让每个党员不仅是党建专家,还是致富能手、合作社合伙人、环境卫生治理先锋、政策宣讲标兵、矛盾纠纷调解员、服务群众贴心人等多面手。
  同时,在农技人员、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人员等多个领域发展党员,培育选树了10余名致富带头典型,为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
 
强化三个支撑  突出脱贫攻坚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强化土地支撑、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进一步调好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争取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刘伟说。
  信步走上老王寨大桥,周围500亩坝区尽收眼底,两河交汇,溪水潺潺流淌。该大桥为当地的产业大桥,是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工程,一座桥让河两岸的土地连在了一起。最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开辟了土地科学整合的新篇章。
  “在土地支撑上,我们按照统一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种植、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的‘五个统一’标准盘活全村土地资源。”刘伟说。
  近年来,该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引导群众在贫瘠的山顶和半坡种植板栗、核桃等干果3500亩,在土地肥沃的平地种植软籽石榴3000亩,林下种植蔬菜1500亩,烤烟1300亩。
  同时,积极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产业路修建8.5公里,修建排水沟3.4公里。抢抓坝区建设机遇,准备新建喷灌设施1000亩。
  2018年,协调县林业局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发展种植软子石榴。同时整合民政、交通、扶贫等部门的各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技术支撑方面,与云南省高老庄农业庄园有限公司合作,在软籽石榴种植的每个环节,包括从育苗、种植、田间地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果子套袋、消毒杀菌等多个方面无条件提供技术指导,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
  还邀请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蔬菜种植技术3次,培育致富带头人采取田间会,院坝会等形式集中开展种植养殖技术讲习200余次,解决农户技术难题100余个,受益农户达1200余人。
 
强化三个结合  推动事业发展
 
  “在推动事业发展上,我们强化合作社与农户、扶贫与扶智扶志、村民自治与德治法治三个相结合的思路,拉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刘伟说。
  近年来,双河村党支部以合作社为平台,引导280户群众参与合作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经营。
  “以合作社为载体培育了20名种植大户和2名养殖大户,让这些乡村能人在合作社中发挥着传、帮、带作用,帮助农户对接大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刘伟说。
  村党支部成为合作社与农户相结合纽带,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的重要职责,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在强化扶贫与扶智扶志上,该党支部以合作社为平台,2018年以来积极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20余次,各类种植养殖技能培训30余次,以授人以渔的方式,积极促使贫困群众在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提高脱贫能力。
  2018年3月,村党支部与该村小学合作,利用集体经济资金3.6万元,以五年级(2)班(差班)为试点开设“涌泉班”,教育孩子感恩奋进,自强不息。37名党员联系服务贫困群众,进村入户交心谈心300余次,让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和以贫为荣的惰性思想,树立起决战贫困的信心决心。
  该村还强化了村民自治与德治法治相结合,在推行“三级自治”基础上,双河村制定了村规民约13条,内容包含公德民俗、生态家园、平安建设、婚姻家庭、村务管理等内容,通俗易懂。
  2018年以来,双河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2次,道德专题讲座5次,身边人讲身边事2次,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集体意识、法治精神和民主氛围,有效治理了公共环境脏乱差、不孝敬老人、办无事酒、打牌扯皮等农村社会治理“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