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18

“三易扶贫”谱新篇

作者:罗喜贵 孔雄 时间:2019-10-18 阅读:246


 “三易扶贫”谱新篇
——威宁扎实抓好“三易扶贫”破解脱贫攻坚难题综述
记者 罗喜贵 通讯员 孔雄

  近年来,威宁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扎实抓好易地搬迁、易地产业、易地就业“三易扶贫”,破解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差、就业难度大、增收困难等难题,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坚强保障。
 
易地搬迁扶贫:换了新居乐了民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威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增强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硬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盯紧盯牢目标,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类资源,抓牢抓实宣传动员、搬迁入住、后续扶持等各项工作,切实改善搬迁群众入住条件,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工作开展中,威宁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等文化服务设施,并建好“居委会—网格—楼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活动阵地,实现了安置点党的建设全覆盖。同时,扎实做好已搬迁群众及其子女的就医、入学、后续扶持等相关工作,通过“一站式”服务为搬迁群众低保医保农保转接手续、核查和户口转换、办签证等工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改变和提升。
  截至目前,威宁共完成了低保医保农保核查转接59378人次,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市民证”15155人,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3169.65万元,惠及4227户21131人。在全县已完成搬迁的9362户46565人中,已就业9338户24857人,就业率93.6%,一户一人就业率100%,搬迁群众换了新居乐了民。
 
易地产业扶贫:增了收入富了民
 
  产业兴,群众富。近年来,威宁充分利用地形和气候优势,严格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方式,在产业基础条件较好、适宜蔬菜种植的乡镇(街道)大力发展易地产业,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在工作开展中,威宁积极沟通和协调开心农业、金丰公社等17家经营主体进驻威宁发展易地产业,并拓宽销售渠道,盯紧东南亚、上海、贵阳等境内外市场和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县内市场,由县农投公司牵头,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开设威宁蔬菜销售档口进行蔬菜销售,并在县内启动易地就业贫困户食堂、营养餐及县城周边直属寄宿制学校食堂、机关食堂的蔬菜配送业务,配送蔬菜涵盖白萝卜、白菜、莴笋等7个蔬菜单品,当前每天配送量50吨左右。
  截至目前,威宁共开设档口12个,每个档口每天可销售蔬菜50吨以上。同时,以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折算成股份,量化到贫困户,基地纯利润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成,经营主体占40%,县农投公司占60%(其中,55%由县农投公司分配给贫困户,3%作为县农投公司管理费用,2%分配给基地所在村“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切实让群众实现增收,确保群众盈利最大化。据了解,今年以来,威宁共完成易地蔬菜产业7.05万亩,预计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产业扶贫增了收入富了民。
 
易地就业扶贫:稳了就业安了民
 
  为切实抓好困难群众稳定就业工作,威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易地就业扶贫,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自工作开展以来,威宁及时成立了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就业扶贫工作体系。同时出台了相关方案,对全县就业扶贫各项措施、目标任务及政策扶持对象、扶持标准、扶持条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并整合扶贫资金1834.5万元,大力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十大员”等培训工作,力促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
  同时,威宁还把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精准设计培训内容,精选培训机构,创新开展“三间一代训(即田间培训一批、课间培训一批、车间培训一批、以工代训培训一批)”,以“田间”“课间”“车间”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以家政服务员、中式烹调师、民族特色手工艺制作等工种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威宁共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647人次、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6700人次、以工代训2000人次,增加贫困劳动力在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的务工收入。
  此外,威宁还规划了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7.05万亩,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拓宽就业渠道,力促贫困劳动力就业全覆盖。同时,还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212”精准帮扶机制,由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就业服务、低保服务、社保服务、孕产期咨询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少年幼儿免疫服务、残疾人专项服务、老年人专项服务、金融服务、外出务工人员代办服务、应急服务、素质提升服务等12项服务实行包保管理,包保责任人定期深入搬迁家庭摸清搬迁劳动力就业情况,针对性开展就业和培训帮扶,确保动态清除搬迁“零就业”家庭。
  截止目前,威宁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63411人次,务工收入达1307.29万元,已搬迁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易地就业扶贫为全县稳了就业安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