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栗战书书记回访我县时的调研指示精神
作者: 时间:2022-06-01 阅读:366
(上接一版)
采取“八个强力推进”,确保“八大民生项目试点工作”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强力推进产业化扶贫项目试点工作,确保全县剩余的6.7万人(按照1196元扶贫标准)基本脱贫。按照县委提出的“扶贫决战年”工作要求,抢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发[201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黔党发[2012]4号)等文件精神为我县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各种优势,用好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抓好2011年、2012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抓好产业化扶贫、社会扶贫、“整村推进”以及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坚持“四到村四进户”(扶贫规划到村、项目安排到村、扶贫资金到村、跟踪管理到村,政策扶持进户、技术服务进户、产业培植进户、扶贫效益进户),力争使双龙、哈喇河等10个重点类别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在2010年来已减少贫困人口18.09万人的基础上,确保全县剩余的6.7万人基本脱贫,在水、电、路、气、房、科、教、文、卫、保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紧紧围绕2300元的脱贫新标准,切实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对全县76.16万人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7%)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卡,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到2015年,实现整县、整乡、整村稳定脱贫,实现五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即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强力推进村村通油路项目试点,确保实现半数以上的村通油路硬化。加快上级下达我县515.5公里通村油路计划的施工图纸设计上报审批工作,现已完成221.98公里设计,并进入招投标程序,剩余136.91公里在3月底前可完成设计并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国开行,争取落实通村油路建设除中央投资每公里35万元外,贷款解决地方配套3.2亿元资金,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积极谋划招商引资垫资代建的方式,确保在2012年内建设通村油路里程达639.29公里,实现59%的行政村通油路;到2015年达到75%
的行政村通油路;到2016年实现85%的行政村通油路目标。抓好高速公路建设,力争2012年内全面完成毕威高速公路威宁段建设任务,尽快启动开工建设威六高速公路,积极谋划好威昭、威宣高速公路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项目试点,确保全面完成55597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做到“五个确保”:确保“整县推进”县级配套资金及先行垫付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足额到位(各级财政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总计4.25亿元,目前还有2.24亿元未到位),按工程进度支付补助资金;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整县推进”工程,并规范档案内容,提高档案质量;确保省人民政府为我县单独解决了每户1000元的抗震设防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严格图纸施工,严格建材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由县财政、审计、检察等部门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不能出任何差错和纰漏。
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试点,确保全面完成47.1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到“五个加大力度”: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省配套资金(目前还有7806万元未到位)全部到位,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加大协调力度,尽快解决项目建设中的100余个修建点需开挖公路(包括国道、省道和乡村公路)施工问题,以及项目建设涉及的水源、征地和用电等问题,确保饮水工程顺利推进;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确保集中式供水工程在4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在6月前完工并验收;加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尽快启动已下达中央投资的雪山、龙街精品苹果基地和金钟夸都片区、草海同心片区等排涝灌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加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小米水库和马家水库建设进度,力争开工赖子河、穿洞海子、大海子等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从根本上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强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确保实现年满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和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加大对乡镇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督促考核力度,强化无户口人员的后续参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以上、续保缴费率95%以上和60周岁以上人员享受待遇全覆盖。
强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试点,确保农民合医参合率达100%,彻底消除地方病。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完善公示制度,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加强总投资2626万元、改良炉灶27000户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方性氟中毒项目后期管理工作,彻底消除地方病。
强力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试点,确保更多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继续把一事一议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好落实,切实改变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落后面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
强力推进村级债务化解试点工作,努力化解村级债务。积极向上争取,化解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债务;完善制度,探索和创新办法,加强债务化解,严防新增债务;进一步加大乡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防债务反弹。
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切实抓好当前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采取BT融资方式,由太平洋建设公司在五里岗帮助修建总投资4亿元、20万立方米的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委托了重庆市机械三元设计院帮助设计工作即将完工。同时,加快土地征用和地块堪测设计进度,确保在3月底前启动建设,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加快草海整治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协调,使《草海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尽快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加快推进环草海路网建设工程,尽快启动实施环草海旅游城市慢行道7.75公里、草海北坡环海四级公路4.99公里、草海南坡四级公路13.45公里、草海周边村庄连接线通村油路56公里。加快实施草海污染治理工程,新增实施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日处理180吨的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
加强旧城管网、新区管网、五里岗组团管网、大桥组团管网、草海周边管网、草海北岸管网建设等建设;加强环草海1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计划在环草海村寨修建人工湿地30个。加快草海周边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环草海需恢复植被5.2万亩的造林工程。抓好环草海社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按照“银龙幸福小镇”建设模式,整合资金,对草海周边村庄进行社区生态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在草海北岸江家湾、卯家沟建设5个“幸福小镇”,在草海村建设1个“幸福小镇”;在草海周边社区实施“四在农家”建设,改造3200户。实施草海还湿工程,解决好草海湿地面积新增淹没耕地1.25万亩(达5万亩)所需征地费用。
高起点加速推进县城建设。加强县城管理,切实抓好划行归市管理、街面整治工作;搞好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县城市风貌整治规划》标准,加快县城老城区风貌整治工程进度和启动小海镇特色风貌整治工作。按照《绿地系统规划》标准,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绿化、美化、净化城市。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乌撒民族文化公园和奥体中心(体育馆)建设;完成新城区广聚路、广聚路延长段、威双大道延长线、景观大道、乌撒大道、广聚西路建设等,确保2012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申报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工作目标的实现,使县城建设特色更加突出、功能更加完善、品味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文/李正荣 本报记者 许定华 图/沈光勇 胡晓涛 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