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21

我省四名个人和一个集体获表彰

作者: 时间:2019-10-21 阅读:191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我省四名个人和一个集体获表彰

编者按
 
  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140个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获得表彰。其中,来自贵州的罗应和、谢佳清、陈立群、李仁兵4名个人和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丹寨项目部获表彰。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本报对这次我省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报道,旨在进一步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典型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威宁迤那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仁兵
实践中创新 精准中脱贫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文桂芳

  “土地石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来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这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过去贫困状况的生动概括。 
  “开展扶贫工作就得从摸清底数入手,才能真正分清哪家人是真穷,需要什么帮助,怎样才能脱贫。”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李仁兵说。
  7年时间,李仁兵完成了“一个农民党员”向“文朝荣式好支书”的华丽蝶变。4年时间,他实干践行并讲述精准识别的有关方法,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产业发展,让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076元增长到2018年的12557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李仁兵带领当地群众扣好“精准扶贫”第一粒扣子,创新精准识别方法。按照“农户自测—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回访统计—张榜公示—审核确认”的方式,形成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动态管理指标体系。
  为确保贫困户尽快稳定脱贫,李仁兵从精准管理上下功夫。把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分析、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成效、脱贫评估情况等录入系统,建立与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联网的扶贫信息系统,确保了精准管理有依据。
  李仁兵还组织村支两委与帮扶干部按月按季度对扶贫对象户进行跟踪回访,将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及时收录扶贫信息系统,便于及时掌握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
  李仁兵致力结构调整,带领村支两委组织党员和致富能手,充分借鉴“塘约经验”,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村社一体”营山马铃薯种植合作社,2018年种植三膜马铃薯及蔬菜825亩,产值达500万元。
  五星村村级经济现已发展到160万元,目前五星社区共有合作社5个,产业涉及种植、养殖、酿酒等。其中,中药材的育苗和试种基地共4300多亩,社员220名,辐射带动545户2000余人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猪舍26栋2600余平方米有社员36户127人,可带动周边100余户500余人发展生猪养殖脱贫致富。
  2014年年初,五星村精准识别出134户438名扶贫对象,2014年年末减贫42户166人,2015年年底减贫45户200人,2016年年底减贫8户13人,2017年年底减贫39户59人,2018年已全面实现脱贫目标。(转自《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