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22

重庆纪行

作者:觉俄卡如 时间:2019-10-22 阅读:209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我和妻带着孩子,去了一趟山城重庆。不是外出旅游,而是带孩子去检查身体。当然,也趁机到几个景点看了一下。

1.在候车大厅或火车上
 
  深夜凌晨,在六盘水火车站二楼候车大厅,至少有五趟列车晚点,一些人将按计划无法抵达目的地。车站广播一再通知,提醒乘客改签或换乘。
  此时,在宽大的侯车大厅,椅子上靠满向远方或家乡走去的乘客,大多昏昏欲睡。手机加油站前,机满人患,有看抖音的,有玩微信的,大多在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
  晚点的列车终于到达。我们踏上昆明到呼和浩特的列车,向目的地重庆奔赴而去。
  一向人满为患的火车上,幸好在我们的座位前,有两个空位,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美好的事情。不然五六个小时的旅途里,我们夫妻俩必须站着,让位子给孩子安睡。
  一路上,火车走走停停,有时等飞弛而过的动车,有时停靠站台,一些人下去了,一些人上来了,一些时光溜走了,一些回忆涌上了心头。
  在遵义南站,火车停留的时间稍长一些,我无端地想起了那段红色时光,也想起了五年前,与同事从贵阳奔赴遵义采访的情景。记得那时,还趁机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也到了红军山,拜谒了烈土陵园。
  记得,在遵义会议会址,尽管不是旅游旺季,来来往往的人依然非常多。一些人在这里留下了身影,转眼就被风吹散了,而一些人,灵魂却得到了洗礼,从此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也记得,在烈士陵园的平台上,气势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上,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字熠熠闪光。看看碑文,了解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转身迈步走了,可从此,红军山却不时在记忆里涌现。
  火车又一次咣当,把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来,一直拉到了重庆。
  在重庆西站,一下火车,我像一只玻璃屋里的麻雀,急忙寻找出口。可四通八达的出口,增加了我的迷茫。沿着指示箭头方向行走,终于遇到了网约车服务。在经过地下车场七弯八拐的行驶后,终于驶上地面的道路。
  不止这些。
  在重庆西站候车厅,排队如厕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狭小的卫生间内,入厕的人排成长龙。一个正常人都等不及,一个拉痢疾的人,不拉在裤裆才怪。假如一个便秘的人常蹲在厕所内,那等侯的人的痛苦是难以形容的。这么高大上的侯车大厅,仅有小小的几个卫生间,显然是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2.在医院或旅馆
 
  国庆长假里,重庆一直在下小雨,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看不到远山,也看不到太阳。在中山二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口,有人在卖伞,最便宜的十元一把。也有人撑伞在雨中,问要不要住宿。还有人手拿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代挂号的字样。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号叛子。在医院,无论是门口,还是楼道、电梯,以及候诊大厅,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的地方甚至比过年赶集都还拥挤。
  为了带孩子来检查,我和妻早就在网上挂了号。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轮到了我们的孩子。年轻的医生经过一番问、望之后,开出了检查单。我们拿着单子,走向检查室。检查室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经过漫长的再次等待之后,轮到了我们的孩子,可是由于没有配合好,第一次检查没有成功,于是只好采取第二套方案,安静检查。其实所谓的安静检查,就是给孩子喂食催眠药之后,让孩子进入深睡检查。闹腾了大约半小时后,孩子果然入睡,直到检查结束唤醒复苏之后,都还想入睡。结果出来了,没有多大问题,我和妻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十月的重庆,尽管天在下雨,可雨落在头上,感觉也不冷,当然也不热。无论走进医院里,或旅馆里,一股温流就会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据说这里,炎炎夏日,会达到40度的高温,在我的家乡,那个比爽爽的贵阳还爽,比凉都还凉的高原小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十月里,在山城重庆,这样的天气,无疑是我最喜欢的;这样的结果,也是令我和妻安心的。
  由于小雨连绵,我们只好躲进旅馆,看电视或玩微信,打发秋雨连连绵绵的时光。

3.在华岩寺
 
  华岩寺是重庆名刹。到华岩寺走一趟,纯粹是意外。
  那天一早,我们打的到火车站,欲想改签车票,换乘高铁或动车回家。谁料无法改签,我们只得寻找最近的旅馆住下来。
  就这样,在重庆西火车站,迷茫了一下之后,我们踏上公交,住进了华岩寺附近的酒店。
  假日的华岩寺,游人不多,只有稀稀拉拉的身影在移动。
  在随喜功德前,有人在烧香作楫。香烟袅袅,飘向天空。远处,二十余米高的金佛,金光闪闪,一言不发。
  据说,这座金佛是国内第一座按照佛教仪规举行了“装藏”仪式的露天金佛,是严格按照《佛说度量经》所记载的佛祖“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法相塑造。
  在消灾祈福带前,有的又挂上了一个祈福牌。我轻轻地走过去,翻看了几个。我没有花钱购买一个悬挂,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金佛座下,有人在跪拜作揖。秋风中,有树叶哗哗落下。
  我们沿着金佛绕了一圈。
  在华岩寺,人们来了会走,走了也会来。唯有大佛风雨中挺立,冰雪中不移,圆润面相依旧,慈祥和蔼依旧,不怒而威依旧。
  从华岩寺回来,孩子无意间学到了跪拜作揖。
 
4.在重庆动物园
 
  趁着归期的空档,我和妻带着孩子,去了一趟重庆动物园。
  在熊猫馆,终于遇到了传说中的国宝大熊猫。这个穿着黑白大褂的胖敦,懒洋洋地躺在木架上睡觉,不再乎我们从远方而来,也再乎别的人也从远方而来,让人不免有点遗憾。
  在熊猫馆,我们还看到了正在酣睡的熊猫宝宝。只可惜亲眼看到的一切,还不如从电视上看到的效果好。
  在长颈鹿馆,一只高大的长颈鹿,正在一口一口地吃小朋友们喂养的树叶。而那树叶,只要花几元钱,就可以体验喂养一次。长颈鹿真是名副其实,脖子长长的,高子高高的。第一次与它近距离接触,还是与电视上看到的感觉不一样。
  在象馆,一只肥胖的大象,在用长鼻子兀自吸水,也兀自喷水,似乎周围的世界,与它无关。或许四周的游客,对它已经司空见惯。而对于厚实坚硬围栏,始终都是它无法跨越的障碍。
  在犀牛河马馆,矮胖的犀牛见到了真身,而河马,无论游客怎么拥挤,怎么喧闹,它始终躺在池子里独自享乐。
  在两栖爬行动物馆,平素野性十足、凶残不已的鳄鱼、毒蛇,只能乖乖地躺在狭小的空间,任凭游人指指点点。此刻,它们多么像塑料玩具,每一个人的目光,都可以上去抚摸一次。
  在金鱼苑,那些活泼可爱五颜六色的金鱼,有的躺在玻璃柜游来游去,有的在池塘里自得其乐。有游人给池子里的鱼不停地喂食,也有管理人员大声呼喊,不要再给鱼喂食了。在金鱼苑,我想,做一尾鱼或许是幸福的,毕竟无论在哪里,都始终没有离开水。
  ……
  在重庆动物园,每一个人都不如一只熊猫,或一头大象,或一尾鱼。没有人会看你一眼,或与你讲一句话。大家都匆匆忙忙,一心关注在动物身上。
  在重庆动物园,所有的动物都衣食无忧,生存无忧,没有被吃掉的危机。只是所有的动物,一旦失去野性之后,也只有留给来来往往的人观赏的命运了。
  在重庆,虽然没有去看洪崖洞的夜景,武隆天坑的壮阔景色,没有去解放碑附近大吃一顿正宗的重庆火锅,也没有去“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的朝天门走走,但在心里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因为此行,观光游览并不是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