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纪行
作者:觉俄卡如 时间:2019-10-24 阅读:213
去贵阳
周五,我们一行五人,从威宁出发,向贵阳奔赴而去。
先前,我也曾多次赴贵阳,去求医问药,医治这些年在尘世留下的疾患。
而这次,目的却不一样,是去考试,去弥补这些年在工作上留下的空白。
毕威、杭瑞、黔大、贵黔等一条条高速,宽广,笔直,像一条条长龙,一一从眼前伸向远方。
一路上,天上飘过一片一片的白云,有时阳光也会从车挡风玻璃射进来,磅礴的乌蒙大山,不时在视野的远方起伏连绵。大家从东谈到西,从南说到北,就是不说考试,似乎考试与大家毫无相干。
从威宁到贵阳的路程很远很远,我们却感觉挺近挺近,仿佛一上车,就抵达目的地。便捷的交通,给我们带来掩饰不住的幸福。
同车者,小凤,小唐,光勇,何欢和我也。
进考场
已经数十年没有考试,走进考场,恍若隔世。
在贵州师范学院致远楼4楼的415考场,成为四十有余的我,搏击人生的主战场。
《广播电视业务》《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战场上的三只拦路虎,我必须打败它们,同场的考生也一样。
然而打败,何谈容易?
战斗钟声敲响。大家集中精力,以圆珠笔和2B铅笔为武器,充分发挥才智,在答题卡和试卷上撕杀。沙沙的涂卡声和书写声不绝于耳。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没有把握之战,平时零星的情报研判,根本无济于事。
于是,战斗中,该单个定向歼灭的,却常常灭错了对象;该精准击打两个以上的,却往往胡乱发枪;该让圆珠笔大显伸手的,圆珠笔却茫然失措,无能为力,呆若木鸡。
战斗终于结束,我却一身失落。
穿行在绿树成荫的贵州师范学院校园,考试失败成为一种哀叹,没有读过大学也成为一种哀叹。仿佛这种哀叹,突然长成了校园里的一棵棵香樟树,瞬间枝繁叶茂。
没有把握之战,或许结局一开始就写好。可是,会有意外惊喜也不一定。
其实,生活在人间,学会自我安慰,也不失为一种人生。因为,在考试间隙,我看到一面面笔陡的墙壁上,爬满了生机碧绿的爬山虎。
赴晚宴
入夜的贵阳,好多地方车子堵得令人心慌。有时,一个十字交叉路口,一个红灯,等成了四五个红灯。
短短的七八公里,仿佛驾驶了个把小时。
终于,赶到某洒楼。落坐,寒喧,吹牛,喝茶,上菜,喝酒,吃饭……
丰盛的饭菜,醇香的美酒。我们几弟兄边喝边吃,聊聊那些年的快乐时光,也谈谈这些年的工作与生活。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兄弟不顾危险,爬山涉水去采访。“9·7”地震的第一现场,留下了我们深入采访的身影;偏远的石门、险峻的牛栏江……留下了我们采访报道的足迹。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兄弟别人下班我们在加班,熬更守夜赶新闻。凌晨一两点写新闻成为常态,夜半三更回家也成为一种常态,就连楼下的保安,也对我们熟悉有加。
更记得,那些年,我们兄弟风里来雨里去,却是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
而这些年啊,我们兄弟有的提拔任用,有的远走高飞,大多依旧原地踏步,依旧默默地坚守内心的那份执着,抑或无奈,以及茫然……
从回忆中回来,我们酒足饭饱。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橘黄的路灯下挥挥手,我们又各奔东西,各自寻梦而去。
晚宴请客者,是数年前在威宁一起共事,如今在国家通迅省城分社工作的一位好兄弟。
宿旅馆
夜里,躺在贵阳花果园某酒店十四楼的床上,车辆刺耳的喇叭声,从楼下道路上,穿过时空,穿过旅馆门窗的缝隙,抵达耳膜,令人心烦不已。
此刻,同宿的兄弟赴约去了,唯我一个人孤单地守着空荡荡的旅馆,百无聊赖。
与一个文友聊了聊写作,也顺便聊了一些与世俗有关和艺术无关的话题。或许写作,是这个世界上,让卑微的灵魂,高贵的唯一理由。此外,还有什么可以拯救堕落、浮躁的心灵?
去刷了一下抖音,看了几个视频。可是,五颜六色的世俗里,注定找不到与灵魂对话的身影;一颗浮躁的心灵,注定找不到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双贪婪的眼睛,也注定寻觅不到心灵的安静。
也用微信搜索附近人的功能,搜出了一大堆人。可发出的问好信息,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音讯。等待成为一种茫然,叹息充满了宽大的房间。
还用微信的摇一摇,摇到数千公里的人,可是发出的信息,依旧迟迟没有回音。
此刻,虚拟的世界里,更空虚。
此刻,现实的世界里,更无聊。
今夜,在贵阳,在这个倘大的城市,或许只有我一个人,最百无聊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