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24

威宁教育的华丽转身

作者:   时间:2019-10-24 阅读:277


 (上接1版)
  然而60年前,即1959年9月创办的这所乡镇中学,当时只有一栋破破烂烂钻风漏雨的瓦房,中小学联办,只有3名教师、40余名学生。
  1988年,盐仓中学的教学楼由老瓦房变成了有8间教室的砖混结构的房子,规模逐渐扩大,有15余名教职工、200余名学生。   
  盐仓中学的跨步发展,还要从2004年说起。这一年,经过数年的建设,盐仓中学新建了教学楼,搬迁到现在的校址。
  如今,盐仓中学已经变成一所标准化的乡镇中学,学生在增加,学校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有36个教学班、1790名学生、124名教职工;校园占地面积383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8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2185平方米,学生宿舍4栋合计6160平方米,食堂面积939平方米,教师宿舍2栋合计14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面积18186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个,悬浮地板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图书69348册,计算机230台,实验仪器价值97.7万元;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理化生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室、班班通等设备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环境。
  盐仓中学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年年提高。
  有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的1992年,盐仓中学只有2名学生考取中等师范学校。而今,学生成绩跃居到全县前列。
  “2012年到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盐仓中学一直名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2019年中考,盐仓中学500分以上学生人数位居全县第二、乡镇第一。与此同时,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每年中考都有几百名学生顺利考入县城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得到上级和家长的好评。”盐仓中学校长卢秀英说。
  卢秀英表示,盐仓中学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争创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乡镇一流中学,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
 
  新中国成立前夕,盐仓镇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极低,识文断字的人少得可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盐仓镇教育发展翻天覆地。
  “截至到2019年秋季学期,全镇有中小学(园)12所,教师443人,学生7205人,其中中学生2311人,小学生4013人,幼儿学生881人。”盐仓镇教管中心主任赵庆伦告诉记者。
  盐仓镇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威宁教育大发展的缩影。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前夕,威宁总共只有50所小学2所中学137名教师。其中公办小学8所,民办(含教会学校)42所,学生3685人。两所中学分别为崇实中学和石门中学,都是教会学校,学生188人。
  而今,威宁现有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职中、高职等各级各类学校792所,学生352567人,教师18340人。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70年来,这个数据的变化,最好地说明了威宁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