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25

威宁“九个强化”提高养牛组织化 推动主题教育落细落实

作者:赵丹 时间:2019-10-25 阅读:269


   本报讯(通讯员 赵丹)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威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九个强化”提高养牛组织化,实现产业扶持资金“精准滴灌”,群众稳定增收,助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落细落实。
  强化组织方式。采取培植一批“专业户”、培育一批“规模场”、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保种场”等形式创新组织方式,全县成立了603个生态畜牧业发展合作社,并已投入运营。
  强化技术培训。组织全县高级畜牧师、兽医师组成三个培训组,分别对生态畜牧业发展合作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合作社人员650余人次,群众2万余人次。
强化草料保障。划拨专项扶贫资金460万元用于购买绿肥种子、鸭茅草种和威宁洋萝卜等种子,惠及304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1.5千克鸭茅草种、5千克绿肥种子和0.5千克洋萝卜种子,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养殖户牧草短缺问题。
  强化养牛保险。划拨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的能繁母牛和有参保意愿的非贫困户养殖的能繁母牛,购买商业保险。
  强化品种改良。筹集资金300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能繁母牛品种改良,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行支付品改费用,待配种成功后按照每头牛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强化利益联结。对有饲养能力的社员养殖的能繁母牛及产犊采取订单收购,对没有饲养能力或外出务工社员养殖的能繁母牛采取代养、代销模式,强化利益联结。
  强化台账登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的能繁母牛进行登记造册,做好免疫台账、品改台账和疫病防控台账等,确保能繁母牛底数清楚,档案完备。
  强化疫病防控。成立防疫专业合作社,提高防疫员待遇,做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非洲猪瘟、布病、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切实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强化监督检查。从39个乡镇(街道)、农业农村局和扶贫办抽用人员组成6个督察组,对能繁母牛购买是否到位、保险是否购买到位、是否100%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草种是否发放到位、是否种植、资金是否拨付到位等情况,开展了为期14天的大督查,共计入户走访3743户。
  截止目前,全县共投入3亿多扶持资金帮助贫困户购买能繁母牛,覆盖了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9万人。全县共购买能繁母牛5.36万头,产犊3.62万头,增值约3.16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威宁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在真作为中担使命,在找差距中补短板,通过“九个强化”取得了“资金使用最安全、因户施策最精准、群众参与最积极、经济效益最突出、扶贫效果最显著”的能繁母牛养殖“五最”效应,以实际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实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