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0-30

崔二蛮: 告别溜索村 住上小洋楼

作者:赵英丽 时间:2019-10-30 阅读:232


   崔二蛮是五里岗安置点新荣社区的一位搬迁居民,也是一名楼长,走访居民上传下达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多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是他最大的心愿。
  “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我们老百姓搬迁到城里来,就像做一场梦一样。”说到现在的生活,崔二蛮激动不已。
  崔二蛮为何如此动容?
  这还得从他搬迁之前的生活说起,海拉镇是威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而他的老家黑多村岩脚组又是海拉镇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位于牛栏江畔的悬崖峭壁上。贵州与云南以江为界,这里水流奔腾,沟壑交错,山崖险峻,几乎没有一块可耕种的土地,牛栏江阻断了交通,也阻断了当地百姓的发展之路。
  江上溜索是这里特有的一道景观,在外人眼里,溜索惊险刺激,可在当地人眼里,这实属无奈之举,更是心头之痛,无论是孩子读书还是出门办事,都必须先通过溜索,绕道才能走出大山。
  再见溜索,崔二蛮感慨万千。
  俗话说“家徒四壁”,可他的家连“四壁”都没有,三面土坯墙,倚着山崖就成了一个家,积极乐观的崔二蛮笑称这就是他的靠山,不过他深知,真正的靠山不是这光秃秃的岩壁,而是党和政府,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
  2016年,当地干部把搬迁的消息带到了崔二蛮家,他二话不说,决定走出大山“换个活法”,从那以后,他搬进了县城宽敞的新房成了城里人,更让他欣喜的是孩子在家门口的示范性中学就能读书,一家人的未来有了指望。
  除此之外,安置点的卫生服务中心,菜市场,超市,文体广场,各类活动场所,就业培训机构一应俱全,居民们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一样都不少,社区的党员干部对他们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可以说一切后顾之忧都已解决。未来,除了当好楼长,崔二蛮也计划在就业培训中心学一门手艺,到社区的扶贫车间找一份工作,把日子红红火火的过下去。
  据悉,威宁已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的9336户46565人的搬迁入住,完成13970人的就业,“一户一人”就业率达100%,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