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五个结合”有效 推进农业高标准发展
作者:赵琴 时间:2019-11-05 阅读:202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近年来,草海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兴镇”主基调,在原有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推进农业高标准发展。
坚持与政策相结合。根据相关政策,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聚焦玉米调减,主要以大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豌豆尖等短平快产业为主,轮种香葱、马铃薯、莴笋、大蒜、结球甘蓝等。共计在坝区内调减玉米1.95万亩,在中海、同心、卯关、民族社区和郑家营村种植蔬菜20000余亩(含复种),其中白萝卜种植面积约14000余亩、大白菜约8000余亩、莲花白约3000余亩、番茄500余亩、香葱100余亩、香菇50余亩。
坚持与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为产业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以“139”工作思路为指导方针,即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3个省市级农业园区和9个乡村级农业园区;坚持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之路,以转方式、调结构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全镇产业从“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向规模化发展。
坚持与产业链相结合。已建成集育苗中心、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和冷链物流园为一体的产业链。建成了日处理300吨萝卜的清洗厂、蔬菜预冷库,建成了占地50亩的冷链物流中心。以投入4000余万元的“兴地惠民”项目为契机,对中海社区3000余亩土地进行了整治,建设了更高标准、更高效的农田。
坚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镇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建设易地产业基地,每天在基地务工3000人,利益链结直接到贫困户;基地收入的40%分配给经营主体,55%分配给贫困户,3%分配给农投公司,2%分配给村集体。
坚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在中海社区“三白”基地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各党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党带群效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入八一、普创、开心农业、九新、益永升5家经营主体,成立了1个联合总社和9个村(社区)合作社分社,有效把群众扭成一股绳,切实助推易地搬迁、易地产业、易地就业等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