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胸怀和追求
作者:徐佃龙 时间:2019-11-13 阅读:1283
执念,胸怀和追求
——王钱军诗集《异乡人》序
徐佃龙
近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日渐低下,这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无关系,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诗歌的新诗领域总是走走停停,也出现过一批优秀的现代诗人,但新诗一直没有大红大紫。
中国新诗就像一个圆一样,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往往几年或十几年就有一次革新,每每诗歌革新,中国诗坛就会出现一批璀璨的新星,这是当今诗歌界值得大家庆幸的盛事。虽然中国诗歌(新诗)多年来一直萎靡不振,也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就有那么一批诗人、诗歌爱好者在为诗歌默默地奉献;默默的耕耘。就因为有这些人不断的努力,诗歌就像一架古筝,在时时跳动着优美的音符。
那音符如同天籁之音吸引着众多的诗人,从而使诗歌也在不断的革新。每次革新,诗歌界就会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诞生一批很优秀的青年诗人。这些青年诗人是一批很有青春活力的诗歌界的后起之秀。
这些青年诗人富有青春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对诗歌的热爱;而且他们都是全新概念、自成一体,赋有大智慧、大才德。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能够充分的利用和结合经济发展中的西方管理理论人性观,把诗歌极力的推崇到文化艺术的极限。
青年诗人王钱军就是很好的典范,记得2013年他的诗集《淡黄的温情》就是由我作序。若干年来,王钱军一直笔耕不止,默默地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奉献着,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就是因为有王钱军这样的青年诗人这样的执念、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无私奉献才使得中国的诗歌赋有灵魂赋有永不止息的激情。
《淡黄的温情》一书出版时,王钱军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授之以渔,在工作中奉献、在文学艺术中奉献;这就是他的执念、胸怀和追求。
我在《当代诗歌的崛起》一书中曾经写过一篇序,叫做《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许多人并没有做到,他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而选择了放弃!但王钱军却一直坚守诗歌阵地,令人肃然起敬。
近日,青年诗人王钱军的诗集《异乡人》正在筹划出版,依然约我作序,虽然本人文笔有限,但还是勉为其难而为之!
读完王钱军的诗稿,给我的感觉和前几年截然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年轮和生活工作经验的积淀,他的作品较之以往更增添了几多柔和、唯美、灵动和隽秀,展现大自然放归内心世界的和谐共识。他的诗歌涉猎很广,选材多元化,五花八门包罗广泛;写景、写物、写人、写事、写乡村、写农民、写长虹贯日、感悟人生;写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励志言行、内心素描等等;只要能够想到的,他的诗里都有,属于青年诗派的“杂家”范畴。其中写景的比较多一些,写人写物,内心感慨,生活素描。还有部分情诗;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有几首情诗内心情感波动很大。
说句实话,是诗歌让我缩短和王钱军之间的距离,也让我更好的走近这个很优秀的青年诗人、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更能透析他的执念和他的追求。
通过他的诗歌,青年诗人王钱军,他的所有的诗歌、他的诗心,他的内心世界便毫无保留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从诗歌中不难看出,王钱军的内心很丰富,才华出众,博闻强记,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诗歌创作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他的诗歌也很纯朴,很多诗歌词藻并不华丽,并没有刻意的去修饰措词和诗行外观上的奢华;只是以平淡的诗心,信手拈来表达和阐述人生、情感、爱情、生活的诸多感悟。轻盈的展示了万千画面!
他的情诗感情丰富,笔触细腻,灵动轻盈,娟秀潇洒!而笔法和构思巧妙而有韵致,语言清晰流畅,意向纷呈。他的一首《父亲与老屋》写道:红瓦片,泥土墙,凹凸不平的地面。/这是我家二十多年前居住的模样。/它成了我记忆深处唯一呈现的老屋,/老屋是父亲给人家/做罐子/用十二年的勤奋和汗水换来的,/老屋承载着父亲的梦。/城市规划建设了,烧罐子污染环境,/父亲失业了,但他仍然四处奔波。/后来的十年间,父亲进煤窑挖煤背煤。/背出了三间平房,老屋换了容貌,/我们的日子稍微好过了。/后来的后来,/村庄的一切都变了,包括://乡村公路披上了沥青;家家户户/连接着的都是水泥路,还有/夜晚的路灯照亮了村庄;/邻居们的房子升高了,漂亮了;/村头还有个小广场。/如今,老屋成了村庄最消瘦的记忆。/父亲坐在墙角,拔着旱烟,叹了口气。/再过两年,我们家的房子定会跟着/村庄发展的步伐,那时老屋不老。/老屋披上新装,但父亲两鬓斑白,/可他笑容依旧。老屋啊,你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村庄的改革开放。在这里作者描绘了父亲的艰辛和不易,但父亲一生劳碌,步伐却总也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形势,从老屋到平房;从平房到新农村,王钱军既表达了儿时的记忆,经济发展的变化,更以感恩的心寄情于父亲一生奔波从无怨言的朴实老人情怀。
再看看他情诗优美的句子:爱情走了/月亮隐藏了身影/星星也不见了/只有云朵愿意陪伴/云朵也要趁机溜走了/留下黑黑的一片天/看着我浅浅一笑/爱情也跟着走了/去了遥远的地方/所有/躲在乌云下的万物/都在盯着我/我依然漫步在林荫大道/接纳它们的笑/带着一阵风一个微笑/爱情走了/爱情真的走了/你再也不会紧紧地/抱着我//打开的是情结,打不开的是心结,以一颗诗心和内心的情感来高度诠释爱的思念,爱情真的走了吗?既是伤感爱情的离去,同时又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爱的至诚呼唤!
新的诗集中还有一部分散文诗,写得非常优美,直抒胸怀叩问心灵,请看:香樟树下千年意//秋天,螺旋式的香樟树下,青草地。//看,那树形挺拔高大,木质坚硬透露微微芳香,在宝山、在白云、在花溪,片片成林,郁郁葱葱,枝叶繁盛。它代表着这里走过的人们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蛐蛐悠游自在,拉开嗓子唱起动听悦耳的歌,声音随风流动。每个夜晚直到喉咙嘶哑。/霓虹灯旁,一排排挺拔的香樟树,久经风雨,屹立不倒。作为师大的象征,那胸怀与品格,恰如这里膜拜学习的人们,一代代生生不息。//我倚靠在那方,望朵朵白云郎情妾意,看运动健儿奋发图强,还试着去幻想白云以北的地方。//香樟树下,我要用千年意,换取你的一次回眸。//香樟树见证了师大七十七年的流水,把岁月化在时光的年轮里,让阳光的热情照出生命的亮度。每当漫步于香樟树下,我都会驻足,我想诗意地翻开历经沧桑的画卷,虔诚地聆听内心深处的倾诉。那些高尚的灵魂和豪迈的身影,都在香樟树下浮现过。//那些人那些事,来过走过,笑过哭过,也错过。我愿香樟树储存过往,让记忆历久弥新。//一朵云飘过,一阵风吹来,时间总把爱恨交织。泪流的刹那间,它充当了我的依靠,我成了它的陪伴。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我知道谁又是谁的谁?//香樟的挺拔,告诉的是寻觅前行的路。香樟的枝繁叶茂,需要的是朝气蓬勃。//天地间,一棵草,一朵花,一片叶子都会睹物思人。//白云以北,我用十年换取你的丝缕愁情,用一辈子怀念一排排挺拔的香樟树。//情感真挚的篇章,散而有序、心思缜密细腻,情感饱满诚挚。激发了作者的诗心和内心深处的真情。
王钱军的诗歌创作手法近年来提高了很多,细腻的描绘手法给诗歌以鲜活的生命力。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具一格。可以看出,作者这些年来有一种执念和追求,同时又有一种博大的胸怀,他的心思缜密,观察事物仔细而富有耐心,下笔舒缓流畅,意境优美,文字清新。以真诚的诗心和立意将诗歌内中的妙处完全表现出来。
王钱军的诗源于美,归于美,对于物象的诠释和对诗歌真谛的理解,让大家在阅读中领略到美的熏陶和感受。
我读过的诗很多,好诗也很多,像青年诗人王钱军这样的优秀诗人还是为数不多的,这不是赞美而是事实,我相信大家读了他的诗会有和我同样的感受。
因为诗歌,我和王钱军零距离接触,我并不想探寻和挖掘他内心深处的秘密,只是因为他的诗歌深深感动着我,他这样的青年,前途无可限量;他的诗归于传统和现实、优美而灵动;又具有超前的思想,可谓后起之秀的佼佼者。
希望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也希望他永远保持这执念,这博大的胸怀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作者简介:
徐佃龙,诗人、作家、剧作家、高级编辑;文学刊物出版人。“中国青年诗人协会”理事、委员;《齐鲁诗歌》杂志创办者,主编、参与主编各种诗歌杂志、专著5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