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到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配套学校项目点调研指导工作
作者:李云侠 付立军 时间:2019-11-20 阅读:268
本报讯(记者 李云侠 付立军) 11月17日,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到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配套学校建设项目点调研指导工作,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杜远仙陪同调研。
陈波先后来到在建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增两万人项目安置点开华家园,群众已搬迁入住的朝阳新城、阳光新城以及安置点配套学校七小、八小、十一中项目建设点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在建项目推进、安置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以及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陈波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对威宁按时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扎实抓细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
陈波要求,相关部门要督促配合施工方加大开华家园安置点和七小、八小、十一中等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倒排工期,加强调度和服务,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映会商加以解决,确保新增两万人搬迁对象能按时顺利搬迁入住,确保搬迁家庭进城后孩子第一时间有学上。对搬迁群众已入住的安置点,要全面把握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切实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小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就学、就医、社保、户口迁移等各项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给搬迁群众创造优质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温馨的小区氛围,让大家搬得安心、住得舒心、过得开心。
陈波强调,随着大部分群众搬迁入住,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各安置点要进一步聚焦社区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安置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构建“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网格化的社区服务系统,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宣传部门要主动牵头,各有关部门和社区全力配合,通过在重要路段和位置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组织开展市民讲习所、组织文化活动进小区等方式扎实开展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搬迁群众的市民素质、市民意识和感恩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成长起来、发展起来,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县政府办、生态移民局等相关部门及部分乡镇(街道)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