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书包里的那份爱
作者:杨琼娥 时间:2019-11-20 阅读:177
捏着刚验过的车票,回头再看一眼检票口,毅然跨过踏板,登上了远行的列车,在一声长长的鸣笛之后,列车缓缓启动了。
可能不是出行高峰的缘由,今天的车厢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稀稀拉拉的空位显得有些空荡,对号入座,确定旁边的空位没有人后,我把背包放在旁边的位置,以方便拿取东西。
一个人的远行总是显得有些寂寥,格外冷清的车厢加剧了内心对离家的不舍,想着父亲在骑车送我来的路上,那佝偻的背,送我进站时那殷切的眼神,眼睛一酸,眼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溢出眼眶,稍事休息,调整心态后,我便准备从包里取出携带的书本来打发时间。拉开拉链伸手摸索了一会,手里捏到一小沓厚厚的纸,掏出来一看竟是好几张折的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内心像触电一般,父亲的样貌终又再次浮现在脑海里,这肯定是父亲趁我不注意之时,悄悄塞进包里的,这是他觉得他能为远行的我唯一能做的事,想到这,不由篡紧手里的钱,用力去感受父亲留在上面的手心的温度,感受来自父亲给我的温暖和关怀。把钱塞回原来的位置,拉上拉链,凝望着静静躺在那的背包,心里莫名的心安,父亲仿佛化身成背包,默默陪伴在身旁,没有过多的言语,却用最朴实的行动给你最深沉的爱。
犹记那时刚从乡下转到城里上学,作为班上唯一的转校生,从衣着到学习,与班上的同学格格不入,像一只丑小鸭混进了一群白天鹅之中。每天背着系绳扣的布袋上学,放学,总感觉会招来同学异样的眼光,拥有一个印着时下最流行的动画图案的新款书包成了我那时最大的梦想,有无数小格子装不同的东西,而不是像布袋那般就一个兜,所有东西都往里放。可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困难的,父亲为我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已经花费了不少钱,靠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经让他不堪重负,最重要的是父亲的威严让我不敢轻易开口。上学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很慢,来自内心的自卑感也越来越强烈,我还是很难融入到同学当中,其实应该说是我也不想融入他们之中,毕竟那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无所适从。
那天轮到我值日,等到所有同学都离开后,我匆匆扫过卫生也就回家了。第二天上课时,班主任说到班上有同学丢东西了,让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班级纪律,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本与我无关的事,却因为我不合时宜的值日变得让人怀疑,本就自卑的我变得更敏感,仿佛我就是那个悄悄拿东西的人。煎熬中,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在默默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有几个同学站到我面前,指责我就是拿别人东西的人,压抑的情绪瞬间释放,我愤怒的与他们争辩,最终吵了起来,看我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彻底激怒了他们,他们扯过我手里的包,无情的仍在了地上,在他们对我进行一番冷嘲热讽之后,我哑口无言了,因为连我都开始认同了他们的说法。见我一言不发的愣在那,他们悻悻离开了。我强忍泪水,捡起那个布袋,尽可能慢的回家,我怕面对来自父亲的询问,也怕向他诉说学校发生的事,我总觉得老实巴交的父亲,只会靠出卖力气,来赚取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撑全家艰难度日,而以家里目前的情况,我能在城里上学应该感到幸福,对我唯一关心的,也是他唯一能看得懂的就是考试成绩单上的那一串串数字。
经过那件事之后,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生怕多说一句话就会招来大家的关注。这种情况持续到我的新书包的到来,就得到了转变。那天正在写作业,父亲回家凑到我旁边,拿出了一个时下最流行的书包,告诉我,这是我的新书包,我又惊又喜,本想问问,怎么给我买新书包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我没有在问什么,内心半是喜悦,半是感激。背上新书包上学让我心情格外愉快,上课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许多。自此隔三差五,父亲会帮我添置或更新一些小物品,比如铅笔盒,橡皮,削笔刀,每次都是在我睡着以后,悄悄帮我放进书包里,直到第二天打开书包才会发现。
对于一向不怎么关注我日常的父亲,这些行为让我对他的印象有了转变,慢慢的也让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学会适应并开始融入其中。一次与老师的谈话中,我才知道,一向木讷的父亲经常在放学之后,到学校门口,等老师下班,打听我的情况,并拜托老师在学校能给我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他知道我在学校的自卑,他知道我在学校的委屈,他知道我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而对于不识几个大字的父亲不能辅导我的学习,不善言辞的他不会给我说过多鼓励的话,默默给我添置学习用品的行为成了他给我爱护和支持的唯一表现。
多年过去了,父亲已然习惯了在我出门的包里默默放上为我准备的物品,让我一个人在外面陌生的环境中,给我帮助和支持。但一路走来,就是这份简单的爱,一直安慰我,温暖我,激励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