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1-27

他们,在一线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作者: 时间:2019-11-27 阅读:196


 (上接1版)
  如今,田井平的微信朋友圈只发两种动态,一是与仙龙村有关的工作,另一个就是家中3岁的女儿。“通过朋友圈,能联系一些朋友和争取一些企业或许公司的帮扶资金来加入我们村里面的脱贫工作。”田井平把朋友圈也当成了帮扶工作的一部分。
  在工作之余,田井平也会偶尔发一下远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女儿照片,脱贫攻坚任务重,回家探亲的日子屈指可数。田井平却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觉得在村里面,能够帮老百姓做点事,心里面踏实,很实在”。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龙场镇驻村帮扶工作组始终按照方便于民,服务于民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吃住在村,研判在村,落实在村,全力以赴找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帮扶工作。
  “喂水要用热水,饲草要备足,不然冷天来了。”在宣丰村贫困户能繁母牛代养点,由于天气开始变冷,村党支部书记朱佳志担心饲草不足,正在到代养点查看饲草储备情况。
  宣丰村是龙场镇的1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今年计划脱贫104户568人。为切实提高拟脱贫群众的收入,通过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除部分易地搬迁和四有户外,剩下的86户每户发放扶持资金1.2万元,户均养殖能繁母牛2头。
  “村里有部分人没有能力养牛,为此我们通过村社一体合作社进行代养。”朱佳志说,贫困户以能繁母牛入股到代养点,产生效益后出去成本让贫困户参与分红。
  “每头牛每年分红1500块钱,10头就是15000元,我想这点钱不费力就挣到了。”李由全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在代养点工作两个多月,同时自己家也养殖了3头牛。
  “早就想摘掉贫困帽子了,这个帽子谁都不想戴。”在养牛的同时,李由全的妻子被介绍到县城周边的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立务工,收入稳定起来,主动脱贫的意识也愈加浓烈。
  “哪里有短板我们就迅速补齐,让贫困户顺利脱贫,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说话间,朱佳志又想起来村里即将迎来枯水期,担心高位水池蓄水量是否达标,于是又匆匆赶往下一处……
  在龙场镇,像蔡怀智、田井平、朱佳志一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有省、市、县、镇的225名工作组成员,他们正在凝聚力量,勠力同心,尽锐出战,带领贫困群众向摆脱贫困发起总攻,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