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1-27

他们,在一线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作者: 时间:2019-11-27 阅读:228


 他们,在一线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龙场镇干部下沉决战脱贫攻坚见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阳 本报记者 叶启伟 陈武帅 文旭

  “现在我们把脱贫方案上就业和产业这两块数据更新一下,把该完善的资料完善,该补短板的大家再研究一下。”
  “好的,有几家的情况最近更新了,下午走访的时候我们再核实一下。”
  “那这样嘛,下午我和田书记还有朱主任一起去做‘外业’,你们继续做‘内业’,晚上我们进行汇总。”下午3点,龙场镇下派到仙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蔡怀智正在与工作组成员商量部署完贫困户信息采集的工作后,又开始了“外业”工作。
  “外业就是对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存在的短板问题,内业就是在活动室处理一切相关资料工作和接待办事群众。”蔡怀智告诉记者,为提高工作效率,经过大家商量后,决定将工作组人员分为两个组,定期轮换走访群众。
  “有时候会加班到凌晨,做内业的人可以第二天去做外业,活动一下筋骨。”蔡怀智笑了笑说,在别人看来做外业要轻松一点,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做完外业之后还是要一起加班,工作量并没有因此减少。
  “在工作上面,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民情不熟,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多走访,倾听民意,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蔡怀智看来,只有了解到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解民忧。
  龙场镇是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之一,全镇32个村(社区)中有24个贫困村,其中13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78户21838人,2018年已脱贫3263户17125人,今年剩下的1115户4713人必须全部脱贫。
  要打赢如此艰巨的脱贫硬仗,龙场镇必须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今年6月,威宁印发干部下沉重心下移“1+5”文件后,该镇立即组建了32支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组,下沉干部63名,其中26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到达脱贫攻坚最前沿,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仙龙村村民朱启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患有间隙性精神疾病,务工收入低,房屋破烂不堪。今年,在优惠政策和驻村工作组的倾情帮扶下,他家住房有了保障。这几天,驻村第一书记田井平通过协调社会帮扶资金为他家送来了棉被、床铺等生活用品。
  “房子是政府帮忙建的,现在家具也送来了,太好了。”朱启云的母亲张满香接过物资,连连致谢。“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一定能脱贫。”张满香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驻村帮扶工作就是要时刻把贫困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全力为贫困户解决急、难、困问题。”田井平介绍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像朱启云一家这样需要补齐短板的还有4家,为此他正在积极协调资金,计划在最短的时间解决物资问题。(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