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酒一窖,一品微微入梦香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9-12-03 阅读:206
是怎样的缘分,让一群人因为诗歌而相聚酒城?
要说与泸州的缘分,就不得不说诗歌,然而说到诗歌,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酒,中国是诗和酒的国度。而泸州,这座位于四川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酒城,“诗酒文化”已成为这里不可抹去的标签。
酒城之旅,不得不谈谈中间一件小感动的事。9月8日的下午,一位隔壁学校的朋友告诉我:“近松,我们学校有一位同学要去泸州,她在征文中获得入围奖,我请她问一下工作人员有没有我们。”后面加了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微信后,收到了来自组委会的邀请函和回执单。
国庆后,我与珍姐(另一位参加诗酒文化大会的嘉宾)从贵阳到武汉转机,再从武汉飞泸州云龙机场。在机场候机时,在组委会组建的群内询问,竟在机场遇到家住遵义,在外地上大学,也是和我们同机去泸州参加活动的彭丰。
酒城之旅总是给我们许多惊喜和感动。
刚出机场,接机的工作人员举着接机牌,我们到后与我们核对相应的酒店,在机场遇到了几位诗友,随着专车进入泸州,两旁的绿化带中有人在种下新的植被。
到泸州,开启了一场文艺之旅。
因为有水,一座城市就显得特别有灵气。参加诗酒文化大会的嘉宾被分配在巨洋国际大饭店、南苑宾馆和酒城宾馆。到酒店后,群内的老师们就在群内约大家在餐厅聚餐。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给了全国各地的许多诗人、作家一个“网友见面”的机会。在餐厅,一张餐桌上坐着海南、山东、安徽等全国各地的文友,我们组中唯一一位“姐姐”是来自安徽无为,今年54岁的她,从交流中完全猜不出她的年龄,她所熟练的网络用语与我们青年之间没有代沟。
或许喜欢诗词的人,有了文学的滋养,心便不会老。到泸州,喝上几口人间的玉露琼浆,才真正懂得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真谛。
在餐桌上,大家以酒敬酒,以酒敬人,酒是泸州老窖,喝酒使得我们快乐,能敞开心扉交谈。
当天晚餐后,我们去中国酒城大剧院参加“第三届国际诗酒文化大赛”的颁奖典礼,从南苑宾馆到剧院有两公里多的路程,上车后,负责我们的工作人员付小燕认真核对车上每一位人员的名字,并在车上给我门说了五遍我们的所乘坐的车牌号。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的每一个细节都感动着我们,也使得这场文化盛宴更具人文气息。
在颁奖典礼现场,有泸州市委、泸州老窖、中国作协领导的发言,颁奖典礼后,我们有幸观看了大型民族舞剧《李白》,在酒城看这样一个舞剧,无疑是对这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写酒、爱喝酒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最好的诠释。
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三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期间,“酒城论坛”、“诗酒文化大会获奖朗诵暨获创作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使得这趟酒城之旅十分有意义。
国际诗酒文化组委会安排的采风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泸州,了解泸州,也从更多的侧面去了解国窖。
去长江边,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我们站在岸边,打水漂、捡石子,每一块石子背后都藏着故事,每一个故事中都有光阴流逝的痕迹,每一块石头都藏着国窖百年的记忆。
望着长江水,想到江水灌溉的高粱,酿出的白酒,醉了我们,醉了人间佳人。
从长江边采风后,在讲解员婉转的解说词中去参观国窖窖池,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在“中国第一国窖”的石头前合影、走过刻着老窖酿造过程的墙壁,在龙泉井前纷纷去摸赑屃的鼻子和嘴巴,据说摸一摸酒量就会变好。
在泸州老窖博物馆,外墙挂满了书画,室内陈列着每个时期老窖的历史资料,那些奖章和名誉历历在目,就如同发生在我们眼前,在泸州喝国窖,之后再去了解国窖发展的历史,是多么幸福而又值得的事。
酒城泸州,一座崛起的现代化新城,这里酒意绵绵,春风带着酒香吹过泸州,喝了酒的人,一品微微入梦乡。
在销售中心与调酒大师DIY,第一次学着自己调酒,每一杯酒的烈性都与我们的配置有关。
现场的调酒师教我们一润,二品,三喝一口,老窖之香从口中慢慢散开,进入骨髓,进入灵魂。
在酒城泸州,以酒为媒,以诗为体,就给了我们在诗酒文化大会的活动中相遇、相识的缘分。
我感叹泸州山水,酒香四溢的城市。
我感叹,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结束后,我一个人站在沱江二桥,领略秋天的风从去年刮来。那风里,藏着水分子,酒分子和数不尽的情怀。
在泸州,我说方言吧,依山傍水生长起来的孩子,都有相同的母语,都看过河水涨涨落落。
离开泸州的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去泸州图书馆,镇定自若地读王小波文集和李白诗词,不知此去是何年,再回泸州是何夕?
所谓:今宵有酒,取自国窖,酿酒之水天上来,水酿美酒,山水与君同醉。
离开泸州,除了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组委会特质的国窖,我还带回了一块石头,装在盒子里放在床头,那石头有水的纹路,有酒香,也有老窖的情怀。
是的,泸州,一座新城酒一窖。我在泸州喝国窖,一品微微入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