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2-06

守护彩虹 守护读书梦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19-12-06 阅读:197


 守护彩虹 守护读书梦
——“陪读妈妈”夏元秀的故事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立冬后,兔街镇新光社区常常笼罩着浓雾。早上6点,天还没亮,夏元秀就起床,烧好热水,叫醒两个女儿,给她们穿上衣服,洗好脸,梳好头发,用轮椅送两人去学校上学。
  夏元秀的这两个女儿需要她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天气越来越冷了,她把孩子抱起来坐在轮椅上,细心盖好粉红色的薄被子,系好安全带。她推着轮椅出门,最小的女儿蹦蹦跳跳跟着她,她们的身影逐渐融入浓雾之中。
  每天,夏元秀都要计算好时间,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必定要留出10多分钟的时间来,防止送孩子的路上有耽搁。孩子上课的时候,她就在楼梯间里清扫楼梯,不停地告诫调皮的小女儿“要听话”。课间休息时,她会走进教室里,询问两个女儿想不想上厕所……每日如此。
  夏元秀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上学,担起陪读妈妈的责任,还要兼顾家务活。
  “大概10点钟左右,她们上第三节课,我就赶回家去喂猪,然后在11点50分之前赶到学校,照顾她们俩吃饭。”夏元秀说。
  今年37岁的夏元秀有4个女儿,大女儿在兔街中学上学;二女儿范连嫦今年10岁,患有先天性马蹄足;三女儿范连芬今年9岁,亦有先天性残疾;最小的女儿现在才3岁。
  “我们那个时候条件很不好,怀孩子的时候没做过检查,生下来有残疾也发现得晚。”夏元秀说。
  夏元秀夫妇心里抱着一点希望,曾带着两个孩子四处寻医问药,但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
  2014年4月,夏元秀和丈夫范兴雨曾带两个孩子去省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知只有一个孩子可以动手术,夏元秀让丈夫带另一个孩子回老家,她则留在医院照顾做手术的孩子。
  “当时从医院打车到火车站要10块钱,火车票50块钱,孩子不用买票,总共60块钱就可以回到家了。”夏元秀说。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范兴雨不识字,不会购买火车票,也不开口询问车站的工作人员,辗转坐上了火车站旁吆喝拉客的 “黑车”,一心想着省时省事,坐上车就能一趟回到老家,结果对方带着父女二人从毕节市绕到赫章县,将两人丢在了赫章县。
  等范兴雨带着女儿几经辗转回到威宁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夏元秀回忆:“他们到威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那个时候是4月份,晚上还很冷,他抱着孩子坐在火车站旁边的停车场,孩子身上盖着一件外套,爷两个就打算这样过一晚上,后来还是我们村里跑车的看到他们,叫他们跟着一起坐车回来。60块钱的路程,两个人花了600块才回到家。”
  这件事是夏元秀从贵阳市回来后才听说的。
  夏元秀说:“我当时听到心头特别难过,真的特别难过。”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了,但夏元秀至今想起还是会眼泛泪光,心里五味杂陈。
  她深知,不识字在这个社会上迈不开一步,“别人花100块钱就能做好的事情,你不识字就得花上150块。”
  夏元秀想让两个女儿读书识字。平日里已经上学的大女儿放学回家,夏元秀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她干,只让她负责教两个妹妹写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亲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
  今年,夏元秀的两个女儿病情有所好转,她想让女儿上学读书的愿望也愈加迫切,在新光社区居委会以及新光小学校方的帮助下,范连嫦和范连芬于9月份顺利入学,夏元秀也随之成为了一位“陪读妈妈”。
  夏元秀每天负责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上课时间她偶尔会靠近窗边,透过玻璃看着女儿们渴求知识的模样,孩子眼底闪着光,这让她心里有了希望。夏元秀说:“她们每天多学一个字,比我自己挣100块钱还要让我很高兴。”
  范连嫦和范连芬两姐妹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会来找她们聊天,老师也很关心她们的学习情况。
  班主任卢全老师说:“这两个孩子学习认真刻苦,每次布置下去的作业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进步非常明显。”
  翻开两姐妹的拼音听写作业本,刚来上学的时候,因为没有拼音基础,她们俩都听不懂,但最近的一次听写测试,两姐妹都得了100分。
  女儿们的作业本,夏元秀都视若珍宝,从两个孩子上学以来,所有的作业本、测试卷、甚至写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的书写练习,都被她用塑料袋包起来珍藏着。
  范连嫦字写得端正,范连芬画画画得好,她梦想能够一直画画,将来当一个画家。
  在范连芬的绘画本中,画着公鸡、猴子、猫等动物,这些画都有一个相同点——动物们的上方永远有一道绚丽的彩虹。
  范连芬说:“我觉得彩虹很漂亮。”在她床头的墙上,又贴了几张画着彩虹的画。
  眼底有光,心里有道彩虹,人生艰难,却满怀希望,这是夏元秀作为母亲一直守护的东西。
  未来的路仍有很多未知,但夏元秀说:“我愿意放弃一切,送这两个孩子读书,只要她们想读书、愿意读书,我会一直坚持陪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