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三变”
作者: 时间:2019-12-06 阅读:209
(上接1版)
据悉,石门民族中学现有学生23个班1144人,专任教师79名,80%老师都是外地考进来的大学生。石门民族中学副校长安坤也是一名外地考进来的老师,是许多外来老师扎根石门的其中之一。
这几年,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帮扶,石门民族中学不仅教学环境得到改善,教学成绩也直线上升。据石门民族中学副校长安坤介绍,师资力量的壮大,直接让石门教学成绩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考成绩也从2015年的全县倒数挂末,提升到2018年的全县名列前茅。而在女姑村村民刘自文眼里,教育变化最显著就是村里大学生多了,以前很少听说有哪家孩子考取大学,现在每年女姑村就有十几个考取本科的大学生。
据安坤介绍,石门民族中学提升教学成绩的秘诀之一就是“集体备课”,在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们学校不仅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校开设了蜡染、刺绣、绘画、足球等兴趣班,可以让孩子们愉快学习。”安坤说。
医疗之变:从看病“老三件”到医疗设备齐全
11月26日,石门乡新龙村村民熊万明身体不舒服,坐着小汽车一会儿就到10多公里外石门乡卫生院看病,经过一番体检,医生说身体没有大毛病,开点药输点液就可以了。
今年60岁熊万明说,现在看病方便了,要是以前看病都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云南省昭通市,现在“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可以得到很好治疗。石门乡卫生院还和贵州省人民医院联合开展远程医疗,在乡医院就可以预约专家号。
在石门乡年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王丽娟正忙着为患者看病。这位从医13年的乡村医生,她和丈夫陈大清卫校毕业后就当乡村医生,成为年丰村有名的乡村医生“夫妻档”。
王丽娟说,以前经常背着药箱出诊,“许多乡亲除非病得严重了才就医,平时都是小病拖大病捱”,现在有了合作医疗报销,及时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远的难题”。
石门乡卫生院副院长张礼斌对医疗条件的改善感触最深,他说以前看病只有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如今彩超等设备应有尽有,能满足群众看病的需求。今年,石门乡卫生院医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9000余人,实现贫困户100%签约;门诊每年就医27000余人次、住院300多人次,二十多张床位经常住满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