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作者:李欢 时间:2019-12-06 阅读:211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记第四中学教师熊忠群
记者 李欢
1996年,在听说威宁缺英语教师时,来自湖南沅江的熊忠群便到威宁,开启了她的教育生涯。
第一次来威宁,偏远是威宁给熊忠群的第一印象。汽车从威宁县城颠簸一路来到牛棚,还搭乘了拖拉机到玉龙,这颠覆了熊忠群对拖拉机的用途认识,沿着陡峭的山路,熊忠群手心捏出了汗。
在玉龙教书的日子里,熊忠群尽量避免外出。2001年,为了考研,熊忠群只身步行到牛棚坐车到威宁,然后第二天一大早搭乘唯一一班到毕节的邮政大巴。
2003年,熊忠群通过努力考进了威宁四中。
“我是中文专业,但工作20多年来,一直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我总是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力求做一名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熊忠群介绍说。
因为工作原因,熊忠群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当学校给她安排三个班英语课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时,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每天平均下来有7节课,期间还要备课、测试、改试卷、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熊忠群成了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一次,班上的学生突发疾病,了解到学生家离县城远,没人照顾,熊忠群把自己幼小的孩子一个人丢在家,在医院陪护学生。
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熊忠群在一次上课途中晕倒在讲台,吓坏了班里的学生,一个女学生背着她下了100多步梯子,送到医院就医。
“熊老师不仅课上得好,还很关心我们,每年冬天,她都会找来硬纸壳帮我们把第一排的课桌空隙处包裹得严严实实,让我们避免寒风的侵袭。”高三(三)班刘永丽同学介绍说。
遇到家庭贫困的学生,她会悄悄送去大米、生活费;每逢节庆,她会把没有回家的学生邀请到家里一起过;每年高考前夕,她都要煮很多鸡蛋,让孩子们补充营养……这些都是熊忠群的日常。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也像山谷的回音,你赋予什么便会收获什么,所以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里,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孩子的爱。”熊忠群说。
虚心求教,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为了把更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熊忠群平时没事就会翻看相关书籍,还养成了把用过的试卷习题都保存下来以便于今后查阅或者整理的好习惯。同时,还虚心地向同行学习请教,经常去听其他英语老师甚至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借鉴教学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熊忠群在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论文获得省教科所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还荣获2018年全省优秀教师等殊荣。
俗话说“同行相忌”。但在工作中,熊忠群积极投身到学校的“青蓝工程”,帮助和指导年轻老师。2017年,学校一名年轻教师参加市级优质示范课比赛,她更是全程帮助指导,最后该教师获得全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熊忠群的帮助下,很多年轻教师很快就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熊老师在我们组内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高中英语组教师段欢欢说。
“在教育的路上有艰辛也有欢笑,有挫败也有成功,无论怎样,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不负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熊忠群这样说也这样践行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