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12-09

秋雨(外一篇)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9-12-09 阅读:210


   早晨起得晚,起来就坐在电脑前弄文稿。
  今年的天气比不上去年,从被子里钻出来,凉飕飕的。
  从屋内出去,阶梯上湿漉漉的,在春城感受秋雨,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家乡的天气比不了昆明,父母常在电话那端说:最近降温了,昆明天气应该挺好的。前几天家乡气象公众号还调侃:“穿上秋裤,我们就约火锅吧!”
  生活的春城,秋天的气息不那么浓厚,树叶落下,无声胜有声。
  出门去,一些低洼处水并未老去,我不知道用“老”这个词来形容水是否恰当,我只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时间如流水啊”这样的词来形容时间流逝,这流逝的过程,我们并未发现其中存在的哲学或者是美学。
  昆明的天气,上午秋雨绵绵,下午天空就放晴,太阳就会从云朵中钻出来。
  其实我蛮喜欢秋雨的,不仅是因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喜欢雨后站在窗前看远山,山中朦朦胧胧,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有别于壮丽的美。
  在下雨的日子里,不要去埋怨生活,秋天在许多人眼中都是惆怅的。
  喜欢雨后,站在一排排的香樟树下,摘下其中一片在我们看来长得美的树叶,在摘下的过程中,雨滴总是从树叶上落下,我听不清雨滴落地的声音,但我知道,那声音对于蚂蚁、蛐蛐来说定是喧嚣处留下的天籁。
  秋雨不像夏天的雨那样一阵一阵的,这雨一下就是半天,在屋内听音乐,泡一杯茶,那茶喝得不多,香气大多散发在空气中。而读几本诗词,或是看美文,枯燥的生活也会多几分惬意。
  秋雨也有下岗的时候,淅淅沥沥一阵之后,开始休息。
  在雨天,我害怕收到各种不好的消息或是有朋友约吃饭之类的,在刚下过雨的路上行走,脚尖总是带起路面上的水,那水四处溅,有时不小心,自行车不注意从水塘中过,水溅到别人身上,就容易出现口角之争。
  路面太滑,骑着电动车的人都小心翼翼地,稍有不慎,车在坡上摔下,由于惯性,人猛地倒在地上,车还在向前走。
  在雨天容易伤感,一个人在屋内的时间长了,难免就会腰酸背痛,或是坐下后就不知道该干啥。
  秋雨在光阴里下了一天,将窗台和栏杆淋湿,淋湿我的梦境。
  我醒来,要给每一滴雨起一个名字,在下一个梦中,我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并且不那么僵硬。
 
看夜景
 
  记得6月时从家乡回昆明,火车到达昆明站的时间是凌晨五点半,而离首趟地铁还有一个多小时,因为天气晴好,许多像我一样拎着箱子、背着包的人就站在地铁站门口等首趟列车。
  站在路边,显得无所事事,就难免要抬头仰望星空。那时候,星星开始眨眼,就像睡前的我们,开始困顿。
  街道上车辆不多,路灯一排排亮着,那场景到今天,我都记得尤为清晰。大家都举着手机拍天空,他们像一个个孩子那般向往星空,仰望星空。那时候站在此地,我是多么幸福。
  至此,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朋友们,我见过昆明五点钟的夜景。
  生活在城市,难免有所无聊,或是孤单的时候。我喜欢看夜景,喜欢从一号线转到三号线,从五一路站下车,站在街上看着灯火慢慢亮起,将白天和夜里划分开来。
  一年前我来到昆明,除了对昆明八景、石林等地的向往,其他时间都在图书馆,或是一个人发呆。
  有一次,一个文山的朋友约我去南屏街,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站在南屏街,在人群中搜寻他的模样,忘记了那天具体吃了啥,我们两个人就在街上晃悠,在这样一座旅游城市,每一个面孔都是熟悉的,又都是陌生的。
  我们总是擦着别人的肩膀朝不同的地方走,夜里亮起的每一盏街灯,都藏着无数人的故事。我从未觉得路灯如此明亮,照在地上,每一个影子都如此清晰。
  在街上行走,沿着古人留下的足迹;而我们的足迹,又会被来者所寻觅。或许过了许多年,在这条街上走的人变了模样,城市高楼大厦更多,唯一不变的还是满城灯火,他们都像是接了圣旨,要尽余生微小的力量去做一些事。
  我时常也在想,灯盏亮着,我的一生也该如一盏灯,照亮自己和一些需要光芒的人。也是千千万万盏灯,组成了一座城市的夜景。
  我喜欢晚上八九点站在楼顶看我生活的城市,看着高楼间一个个窗子亮着,组成一个个温馨的家。
  我始终相信在每一扇窗户后面,也有人在看着其他地方。就像小时候,我们喜欢扒在窗子上看远处,其实终其一生,我们都不曾长大就老了,因为我们还有许多没去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没见过的人。
  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就习惯到楼顶去吹晚风,看着路上车灯将所有的车辆串连在一起,一座城市的夜晚慢慢失去白天的喧嚣后,内心也会慢慢安静下来。
  每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城市,都应该抽空去看看夜景,看夜景不仅仅是为了发朋友圈,每一个看过夜景的人,都是在寻找故事的人。
  当你累,就择二三朋友,去高处,看看一座城市的灯火和生活在灯火里的人,在他们身上,都有无数的情怀。
  我总说,我不属于谁,我终将变成一颗星星,闪烁在某人的头顶,照亮一个人的梦境。这或许就是乡愁吧,在二十岁,这或许就叫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