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吾:不忘初心 奉献终身
作者:杜应妮 李继航 时间:2019-12-12 阅读:251
在炉山镇溪街村有一名85岁高龄老人,他带领溪街村村两委班子和当地群众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溪街村由荒山沟变成“花果山”的故事。
——他就是抗美援朝老战士、炉山镇艳红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邓新吾。
溪街村是邓新吾老人的第二故乡,10余年来,他在探索如何才能让村里的贫苦百姓走上一条致富道路。
把荒山沟变成“花果山”
2009年,邓新吾以个人名义,带上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炉山镇艳红桃专业合作社。”他把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设中,进村入户向村民们讲述自己的种植计划,免费为他们发放树苗,提供技术指导,修建蓄水配套设施,与他们签订合同。
为了能提高村民们参与的积极性,他甚至与大家签订每种一棵树补助6元钱的协议,接连补助3年,并且销售后尽量保证村民获得最大利润。所得的收入按照比例分成,其中核桃种植合作社只占20%的利润,村民可以占到80%。截止目前,该合作社共发动村民种植核桃树10000余株,艳红桃2000余株。
采访时,在溪街村艳红桃种植基地里,邓老和村民王仕华正检查今年需要修剪枝丫的桃树。王仕华告诉记者,自从加入合作社种植艳红桃以后,收入比种庄稼好多了,翻了好几倍,。
为了实现让溪街村变成“花果山”这个愿望,2017年邓新吾以合作社的名义,邀请了赫章县核桃局专家到溪街村,为农户进行核桃嫁接技术现场培训,并引进由贵州省核桃专家潘学军研制的黔核7号,对当地的核桃品种进行试验改良。
在邓新吾的号召下,溪街村党支部和艳红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已经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几名青年农民成立了优质核桃嫁接服务队,挨家挨户向村民们传授技术,核桃第三年就能挂果。如今,大家眼里的荒山沟,成为艳红桃和核桃经济果林种植的“花果山”。
在邓新吾退休后返回炉山镇溪街村居住的这些年,他的儿子多次要把他接回省城贵阳安享晚年。但他坚持留在溪街村,但他说他离不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山村,要把自己的晚年奉献给溪街的下一代。
“共产党员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考虑人民的利益,建设美丽的家乡,我不能辜负了党对我的培养。”邓新吾如是说。
成立“兴我”奖学基金会
扶贫必扶智。2014年起,他邓新吾与炉山中学、溪街小学合作,每年分别向炉山中学、溪街小学提供奖励资金10000元和5000元,用于奖励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且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截至目前,“兴我”奖学基金会已奖励学生上百人次,发放奖学金近40万元。
作为溪街小学的德育顾问,每个学期邓新吾都会根据学校的安排,在学校开展德育宣讲。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他已经向溪街学生师生宣讲了三次。
当得知学校存在资金困难时,邓新吾便购买了一批桂花、雪松、樱花树苗给学校绿化校园;同时帮助学校创办溪街小学“爱心书屋”,并积极倡议亲戚朋友给“爱心书屋”捐赠图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的担当。
耄耋老人邓新吾,让我们懂得,不忘初心,不畏年迈,奉献之心不减,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