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1-03

老辈人的手艺

作者:朱成 时间:2020-01-03 阅读:217


   不得不承认,家乡那些老辈人,大多都有一技之长,并且靠那些技艺生活,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些传统、精湛的东西。可这些东西逐渐被淡化了,被取代了,还给而那些传统的古物放放置在冷清的角落,伴随着无尽的黑夜,无数的冷漠,它们很难在与现代品争宠,慢慢地被人忽略与遗忘了。
  六七十年代的乡村,虽然说不上兵荒马乱,可用饥寒交迫这个词来形容那时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个偏僻的角落,很少有人会顾及这个角落里的鸡鸣狗盗,也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个深山里的欺软怕硬,也很少有人在意他们的生老病死,一切大多是听天由命的姿态去面对。
  那时候的他们会为挣得几个公分而欣喜若狂,会为了得到极少的劳动成果而兴高采烈,他们对待能吃的野菜从来不会遗忘与浪费,这些粗糙的五谷杂粮孕育了故乡那些平凡中演绎着伟大的能工巧匠。
  随着他们不断的努力付出,一个个“木匠”的称号来得如此曲折,一个个“石匠”的手上充满着一层厚厚的老茧。他们那些老茧逐渐脱落的时候,就是他们年老体衰之时,可是他们心里依旧充满着乐趣的模样,想让自己来之不易的手艺被传承,瘦弱的他们,敌不过社会发展的脚步,敌不过现在人的审美观,得不到青年人的爱戴。
  当那些古老的技艺被繁华多彩的生活冲破,剩下的那些幸运的便逐渐被贴上古董的标签。纯手工时代被科技逐步取代,那些意义非凡的操作过程,已成为了过往云烟,那种不可复制的心意已经被物质所取代。
  老屋里,角落里的木柜、长凳子、竹椅子、旧桌子、石缸,勾勒出了一一幅幅淳朴而又勤劳的模样。小时候的玩具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嘲讽的对象,小时候的游戏已经成为现在人眼里的神经病,到底谁才是有病的人?久而久之,时间定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给予定夺。
  院子里的几位老人,各自精通一门手艺,曾经名声远及乡里,并且在乡镇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大多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名字,却熟悉在姓氏的后面加上一个木匠和石匠之类的称呼。有名的石匠,有名的木匠,有名的竹匠,有名的泥瓦匠……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技艺以及老人逐渐老去,甚至有的人已经迈向了另外一个世界。
  那些不仅是陪伴他们走过艰难岁月的技艺,还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也值得我们尊重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