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1-07

依托产业谋发展 带领群众共脱贫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01-07 阅读:222


 依托产业谋发展  带领群众共脱贫
——记云贵乡平原村党支部书记马凡胜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走进云贵乡平原村,四通八达的组组通公路串联村寨,干净、健康、安全的自来水滋润百姓心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整村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怎样带领村民绘好这崭新的发展蓝图?成了新任平原村党支部书记马凡胜开展工作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今年6月,马凡胜被选派到平原村任党支部书记。他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吃住在村,深入了解村情,和村民们打成一片、融为心连心的一个整体。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马凡胜作为党支部书记,带领着村支两委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新思路,致力于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让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马凡胜说:“来到平原村以后,我通过遍访、走访老党员,和前任村干部交流,逐步了解了平原村的实际情况,掌握了贫困发生原因以及脱贫难点等等。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我逐步适应了现在的角色。”
  找落差、担责任,马凡胜和村支两委干部走家串户查民情、实地考察调结构。基于近年来不断夯实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新思路,让所产的优质农产品能够种得出来、卖得出去。
  据了解,平原村组组通公路总长22公里,现已全面完工。曾经无处下脚的泥泞小路发展成了如今的康庄大道,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目睹这一切变化,心中感慨万千。
  村民曾贵说:“这个路修得好,‘三化’也整得好,现在走在路上一点泥巴都沾不到。原来那个泥巴路,摩托车骑在路上都会陷进去,出行很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什么车子都好跑。”
  宽敞平整的组组通公路不仅串联全村,还通向山外的世界,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为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平原村全村685户27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553人,已脱贫108户474人,今年年底脱贫24户69人,剩余2户9人明年可全部脱贫。
  产业发展是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农户持续增收的关键。平原村充分发挥自身土地肥沃、耕地面积大等优势,依托村社一体合作社,种植烤烟4750亩、紫皮大蒜720亩,借助恒大集团帮扶援建大棚契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覆盖贫困户52户,带动当地百姓就近务工,不断为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据了解,恒大集团在平原村援建大棚126栋,占地面积100亩,并配备微耕机6台、节水灌溉设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极大地助推了该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在巩固原有产业成效的基础上,平原村村支两委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整合利用好土地资源,在烤烟地里套种蔬菜700亩。
  马凡胜说:“我们村现在总共有烤烟产业4750亩,覆盖了贫困户66户,今年在烤烟采收完以后,我们积极动员老百姓在烟地里套种蔬菜,有豌豆尖、白菜、青菜、葱、紫皮大蒜等品种,在恒大援建的大棚里,还种植了番茄,覆盖了52户贫困户,能够带动老百姓增收3000元以上。”
  脱贫攻坚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工作中,马凡胜发挥作为一名党员的光和热,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一同开创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竭力为平原村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贡献力量。
  “我将继续身先士卒做好支部带头人,全身心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带领我们支部和全村的老百姓共同致富。”马凡胜许下铿锵誓言。 
  下一步,马凡胜将继续带领村支两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烤烟+蔬菜套种发展的模式,帮助农户致富增收。此外,以村社一体合作社为依托,壮大村集体经济,明年春季计划种植马铃薯种薯1000亩、紫皮大蒜800亩,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百姓收入,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马凡胜说:“我们村两委计划明年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产业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同时加大脱贫政策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打造好脱贫形象,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争取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