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1-08

搬出大山天地宽

作者: 时间:2020-01-08 阅读:167


 (上接1版)
  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2000年,杨文兵成为村上新坪小学的民办教师,拿着每月69元的低微工资,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后来国家有“民转公”政策,然而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杨文兵遗憾地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杨文兵依旧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的工作。
  “记得刚开始教书的时候,老师只有我一个,学生有10个,是我自己从家里背板凳桌子去。后来,学生最多的时候,发展到248个,教师有12个。”杨文兵回忆说。这时候,杨文兵想,或许一辈子就这样平铺直叙地生活下去了,白天上上课,放学回家喂猪养牛,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来到城里生活和发展。”杨文兵激动地说。然而,杨文兵“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伴随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浩大工程的实施成为现实。
  2016年,由于新坪村生存环境恶劣,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新坪村成为整村搬迁项目点。
  2017年7月份,新坪小学放暑假后,杨文兵告别教师生涯,一家人告别祖祖辈辈生活了数十代的村庄,从低矮的土墙房搬迁到了高大气派的五里岗安置点馨荣家园4号楼12层,开始了新的移民生活。
 
奋斗新生活
 
  “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靠要而来的。”杨文兵深知。
  2017年7月份搬来馨荣家园后,在威宁后扶公司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指引下,杨文兵开始忙碌起来。
  杨文兵先到奥博皮具公司应聘保安,月工资2000元。这时候,比起他在老家当老师时1000多元的工资,多了一点,然而,一个月后,由于各种原因,杨文兵辞去保安工作,又跳槽到贵州金菊公司当业务员,月工资2600元,一直干到年底。
  后来,杨文兵当上了馨荣家园楼长,一干又是一年多。
  再后来,福康馨区搬迁群众陆续搬迁入住后,经开区物管公司考虑到管理工作的需要,加上杨文兵的能力,2019年9月份,把他从馨荣家园调整到福康馨区,既当楼长,又当保安,一人干两份工作,每份工资1800元。这样一来,杨文兵每月就有3600元稳稳地装入口袋里。
  如今,每天早上八点,杨文兵从馨荣家园骑着电瓶车,来到福康馨区物管部上班;每天下午六点,又从福康馨区骑着电瓶车回家,愉快地享受着幸福的新生活。
  “感谢党,感谢政府,要是没有党的关怀,肯定没有今天这样的工作与生活。”杨文兵高兴地说。
 
改变的,不止一家人的命运
 
  杨文兵一家从磅礴乌蒙大山深处搬进五里岗移民搬迁安置点后,改变命运的,不止杨文兵一人。可以这么说,改变的,不止他一家人的命运。
  在威宁成千上万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中,杨文兵一家绝对是“搬迁富”的典型。
  杨文兵的长子杨涛,今年22岁,威宁职校毕业后,跑到昆明打工2年,后辞职回家,在馨荣家园筹资办起了阳光宝贝幼儿园。
  如今,他开班的幼儿园,成为104名幼儿的乐园。
  次子杨广讯,在某轮胎汽修厂上班,每月有3000来块的收入。
  三子杨春双,在幼儿园与哥哥一起上体质能课。
  小女杨永鲜,在深圳打工。
  杨文兵70多岁的母亲,如今在新家养老。平时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实在无趣的时候,就下到社区走走看看,幸福地安享着晚年生活。   
  而杨文兵的妻子彭敏珍,才在幼儿园打打杂、帮帮忙。看着孩子的事业越来越有特色,彭敏珍在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
  “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过上这样的新生活。”彭敏珍幸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