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房(小小说)
作者:祖梅 时间:2020-01-10 阅读:213
冬日的高原小城,没有大雪纷飞,也没有寒气逼人,反而阳光明媚,好似阳春三月。王三根骑着摩托车,哼着小曲儿,满心欢喜地回老家拆房子。
王三根的老家在云贵交界处的大山里,前几天搬迁到了城里,按政策规定要拆除原来的旧房子。就算政策不要求拆除,王三根自己也一定会拆除的,他要与过去作个完美的告别。
王三根在哼哼唱唱中回到了老家,来帮忙的邻居们早已等在了他的旧房前,见他到来,一位邻居赶忙问:“毛疙瘩,你这房子确定要拆了?不后悔?”王三根以前瘦得像棵干竹条,一阵风都能吹倒似的,他为人抠门又太爱争抢,别人家的东西,只要有机会,他都往自己家里争,所以村里人贴切地送他外号“毛疙瘩”。尽管他现在胖了很多,出手大方,也不屑于跟别人争抢,但“毛疙瘩”这个外号人们叫了几十年,改不了口了。“后悔个啥?我现在在城里住的可是新式房子,一百平米,宽敞得很,家具满当当还忒洋气,难道我还留着旧房子给儿子讨婆娘?我房里这些旧家具和房子上拆下来的物件,你们看中的用得着的尽管拿走!现在的毛疙瘩可是金灿灿的毛疙瘩哟!”所有人都被他逗笑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旧房拆除工作。
王三根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靠着贫瘠的土地求生存,三十年前分家的时候,为了争个炒菜的小铁锅,她的妻子和嫂子大干了一架,导致哥两家十几年不来往。为了一个破锅,伤了血亲之情,真不值当啊!现在想起这事儿,王三根总是后悔万分,可那些年太穷,不争也不行啊,哥儿弟兄为了争些破玩意儿大打出手的也不止他们这一家。
前些年,王三根看别人出去打工挣了钱,就把几亩薄田扔给妻子一个人管理,自己潇洒地踏上了打工之旅。可是由于没文化,年龄大,体力又太差,在打工路上东奔西跑好几年,一分钱也没存下。村里的人们先后盖起了小洋楼,两层的、三层的、四层的都有,瓷砖贴得明晃晃,屋里跟电视里城市人的屋子一样干净整洁。自己呢,挣的钱还供不上娃娃上学的生活费,王三根愁得饭都吃不下,瘦得像棵干柴。
因为太穷,王三根家被评为贫困户,在各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家的生活稍微好了一些,可他总觉得不好意思,自己没为国家做过一点贡献,反而穷得要让国家来帮扶。“不行,我还是要继续想办法多挣点钱,一定要争取早日脱贫,不然以后儿子带个媳妇回家,听说我家是贫困户,可能会被吓跑。”王三根这样想着,就又一次把家和土地扔给妻子管理,自己跑进县城找工作。在侄子的帮助下,他在县城里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
去年,王三根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搬进城不就等于成为城市人了吗?家里的土地送人种了吧!我们厂在扩建,现在正招人呢,你来城里和我一起打工,我俩每个月最少也能挣个七八千块钱,脱贫致富也就不是空头梦想了!”王三根与妻子一通电话商量后,妻子把房门一锁,就到王三根的厂里做起了包装工。一年下来,除去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和日常开销,老两口也存了四万多。
在邻居们的轮流帮忙下,王三根用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拆除了旧房,他看着被拆下来堆成小山一样的旧物件,有些不舍又满是欢喜。他微笑着转身,骑上摩托车往新家的方向奔去。
拆除旧房子,迎来好日子!贫穷了几十年的王三根,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