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威宁卫健信息化中心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20-01-13 阅读:172
加快建设威宁卫健信息化中心
——访威宁自治县政协委员李景林
记者 李玉荣
政协第十四届威宁自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就如何建设卫健信息化中心采访了威宁自治县政协委员李景林。
李景林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李景林认为,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及卫生健康信息化中心,让卫健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0年是威宁脱贫攻坚工作决胜之年,医疗健康保障作为“三保障”之一,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保证。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化中心,提高医院管理、服务能力,推动健康威宁建设,实现全面小康。
李景林告诉记者,当前还存在医疗系统不互通,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基层卫生不集约,医疗资源不均衡,惠民服务不便捷,业务监管不智能,卫生健康应急及调度不能实现智能化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李景林认为,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化中心平台,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要明确建设目标,一是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二是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系统。三是实现区域内卫生健康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四是实现区域一卡通、双向转诊、一单通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五是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要本着“顶层规划、标准规范、互联互通、共享节约、分步建设”的原则,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分期落实。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形成完整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建设覆盖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应用系统,加速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数据平台为依托,建设县域的影像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心电中心。建立数据中心,为妇幼保健、传染病、慢病、计划免疫的管理及实施提供保障。建立数据中心,通过对全县医疗卫生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提高医疗卫生业务监管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医疗卫生监管效率和质量,逐步实现国家医疗改革的目标,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提升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