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1-30

权威医学专家回应疫情科普焦点

作者: 时间:2020-01-30 阅读:160


   连日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有大量信息纷至沓来。“新华视点”记者围绕公众关心的疫情科普焦点问题,采访了权威医学专家。
  疫情防控预期多长时间?
  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预计何时见效?
  “现在来看,疫情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病例增长。”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表示,随着武汉采取人员管控措施以及全国各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防控工作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在一段时间内,防控措施会陆续发挥作用,产生效果。
  “控制武汉人员进出、公众少出门,都是很好的社会性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教授闻玉梅认为,在广大人群中采取一定措施后,疫情应该能够逐步得到控制。现在确诊病例增多,是因为有些人20多天前已经感染,现在采取的措施是为预防以后可能的二次或三次感染。因此,一般来说,约20天后疫情扩散势头会有所下降。
  闻玉梅说,现在的措施20多天后会见到效果。在疾病流行过程中,人体必然会产生针对该微生物的免疫,群体的免疫能力提高了,最终疫情也会终止。
  病毒是否发生变异?
  从人类对冠状病毒的认知来看,冠状病毒随着在人体的传播会发生变异。专家表示,如果病毒产生变异,最严重的后果是病毒进一步适应在人身上传播,造成更多的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6日表示,目前还没发现病毒发生变异。“因为监测到病毒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小于1%,这些差异还在进一步甄别,还需要进一步密切监视。”
  何时会有病毒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26日表示,该中心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目前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实验过程,尚无疫苗面世。此外,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药物筛选。(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王秉阳 田晓航 屈婷 温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