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 群防群控
作者:马超宇 时间:2020-02-20 阅读:362
联防联控 群防群控
——兔街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通讯员 马超宇
“我愿意放弃休假,马上回来工作”“我申请站岗值守”“我也来”······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后,申请取消休假,提前回岗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兔街镇疫情防控办公室。
冲锋第一线,共织防护网
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兔街镇在冲锋号吹响的第一时间,就果断采取全镇阻断隔离的管理方式,在全镇各个主要交通要道成立临时党支部,承担过往车辆人员防疫检测工作,并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集镇、广场等人口流动大,人员密集等场所进行监测管控。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兔街镇的一名干部,我主动申请担任杨柳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职务,我一定尽职尽责,确保杨柳检测点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充分发挥实效。”这是兔街镇副镇长李正松在第一次防疫部署会上说的第一句话。
杨柳村是兔街镇连接外界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平时每天车流量就达500余次,是兔街镇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李正松深知杨柳村临时党支部责任重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选择义无反顾,当天夜里,李正松就收拾几件随身衣物,便到杨柳村扎实住了下来。
“我们一般都是每天三帮人三班倒,但李镇长十几天没回去了,白天他带着我们认真排查登记过往车辆人员,到晚上车少了,他就在帐篷里眯一小会,有时候会遇到骑摩托车悄悄想溜过的,李镇长也都是第一个醒来冲出去。”杨柳村支书罗颖超说。
同杨柳村一样,每个村都有检查点,只要有交通路口,就会有一面党旗高高飘扬。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在兔街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鲜红的党旗正一面接一面地迎风飘扬。如果用线将每一面党旗连接起来,就编织成了一张146平方公里的防护网,而每一面党旗下面坚守的党员,组成了这张防护网的“枢纽扣”。
喇叭震天响,防疫入人心
“刚过完年,我就看到一辆辆别着小喇叭的宣传车左一趟、右一趟从路上来来回回,仔细一听,才知道疫情这么严重。”高原村村民朱达松说道。
据悉,兔街镇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采取“高空大喇叭、入户小喇叭、流动人开口、入户宣传单”多管齐下的宣传模式,将近期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的政策及防控知识手册传递到每一家、每一人。
“喂、喂、喂,各位村民朋友,大家请听好,现在是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走在空荡荡的集镇上,每隔一个小时就能听见兔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林早军的声音。
林早军个子不高,平时村民都昵称他为“精华支书”,但谁也没想到,个子小小的“精华支书”竟然有这么大的嗓门。
“我本来想出门买点水果,结果林支书的大喇叭一响,吓得我一跳,都不好意思再出门乱逛了。”兔街社区村民胡敏说。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休市工作,林早军每逢赶集日都会天不亮就起床,到集镇路口去坐着,拿着一个小喇叭,对来赶集的农户进行一一劝返,防控工作开展半月以来,林支书的嗓子也开始沙哑了。
“我个子小,能量也不大,能为大家做的也不是太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兔街社区1000多老百姓的支书,能为兔街防疫多出一份力,多喊一句话,哪怕把嗓子喊坏了我也无所谓。”林早军说。
宣传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兔街镇不仅让大小喇叭一起响,也更让每一份宣传手册随防控干部一齐走入农户家中。如果说兔街镇是防疫战场,那震天的喇叭响声便是冲锋的号角,在随处耳闻的喇叭宣传声下,兔街镇全民皆兵,干群携手,共同抗击在防疫的战线中。
握紧接力棒,抗疫守家园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在春耕备耕、春运回流的时间节点上,人手不足成为了兔街镇疫情防控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一群由在家教师、返乡青年、休假大学生组成的300余名志愿者队伍毅然决然站了出来,为兔街镇抗疫队伍注入“强心剂”,极大程度缓解抗疫工作压力。
疫情阻击战打响半月有余,力量疲劳、物资短缺等问题逐渐成为阻击战中最突出的矛盾,为切实解决这一实际难题,兔街镇党委政府发出倡议,招募志愿者参与抗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应。
“刚开始,生怕自己去了也是帮倒忙,到现在,实在不忍心看他们干部队伍没日没夜地忙上忙下,所以,我们一听到可以当志愿者,大伙一商量,决定和他们撸起袖子一起干。”志愿者队长张军说。
“我参与值守、我参与运输、我参与宣传……”志愿队伍里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分工。
这几天,兔街镇路上的车多了、人也多了,但大家也更安心了,因为多的是志愿者运输物资的车,多的是带着红袖套满大街宣传不要出门的志愿者。现在,每一面飘扬党旗的下面,都增加了一面志愿者的队旗,飘扬的队旗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兔街干群携手抗击疫情向病毒发出的决战书。
目前,兔街镇疫情防控工作仍然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党旗仍然继续高高迎风飘扬、大小喇叭仍然继续响着、防控队伍仍然继续行走着。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刚刚拉开序幕,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便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响亮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