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作者:周星 罗喜贵 时间:2020-02-26 阅读:296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记县信访局派驻中水镇烽火村第一书记杨昌雷
记者 周星 罗喜贵

杨昌雷为困难群众送去了米和油
他刚去驻村时,女儿才出生3个月,为了方便照顾妻子和女儿,他只得把妻子和女儿一同带到村里,村民们开玩笑称他为“拖家带口的书记”,他就是2019年6月份县信访局选派到中水镇烽火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的杨昌雷。
自驻村以来,杨昌雷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到村开展工作,他带领村支“两委”走遍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为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础依据。
作为第一书记,他不仅带领村支两委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还带领村支两委抓好党建、信访维稳等工作。
杨昌雷在原单位负责的是党支部组织工作,他明白,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其他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自他担任第一书记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以来,他就高度重视村支部的党建工作建设,亲自带头指导和帮助建设村支部党建工作,并通过召开支部会议等形式抓实党建工作,助推全村脱贫攻坚。
据了解,杨昌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先后组织村党支部和其他人员对《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7次,开展1次书记上党课,撰写学习笔记2万多字。面对党支部办公场条件的简陋,他积极协调派出单位,为党支部争取到了1套办公桌等办公设备。目前正准备建设党员活动场所,力争把烽火村党支部打造成先进党支部。目前,该党支部共吸收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转正预备党员1名,极大地为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烽火村是中水镇二类贫困村,同时也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为了摸清全村贫困人口的底数,了解贫困户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杨昌雷到村的第二天就组织驻村工作组针对“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户进行调查,全部建立问题台帐。2019年年末,他带领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共完成对全村162户贫困户的两轮走访,梳理出问题97个,销号问题21个,对于未销号的问题,全部提请上级部门帮助解决。
在产业扶贫中,烽火村依托养殖能繁母牛,种植烤烟、辣椒、蔬菜和务工输出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
2019年,在杨昌雷及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全村有44户198人顺利脱贫,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82%,实现了烽火村2019年出列的目标。针对今年全村计划脱贫的36户118人,将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方式,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在杨昌雷心中,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是党培养了我,现在有机会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就要为群众办好事。”杨昌雷说。
杨昌雷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大年初三,他女儿因为高烧被送往六盘水妇幼保健院治疗,接到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后,他立即将女儿托付给妻子照顾,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对外来重点人员全方位进行排查、登记,确保了全村人员平安。
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他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看,甚至比当事人还着急。贫困户王某某的孙女户口一直未上,在走访中得知该情况后,他当即联系派出所反映情况并亲自带王某某到派出所为其孙女上了户口,使其能够及时享受相关扶贫政策。
6岁的村民訾某某因父亲病亡,母亲外出失联,姊妹4人由80多岁的奶奶照看。为了让訾某某能上学,他和村干部们一起找到学校说明情况,将訾某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他还自掏腰包,为贫困户晏某某等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不仅如此,自驻村以来,杨昌雷还成为了村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半年多来,他共参与调解涉及家庭矛盾、土地界限模糊、婚姻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矛盾纠纷10余起,化干戈为玉帛,被调解的群众对他感激不尽。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的工作繁琐而复杂,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团结好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驻村干部,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采访中,杨昌雷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