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致富果 收获新希望
作者:杨静 陈鸿江 时间:2020-03-06 阅读:188
种下致富果 收获新希望
——二塘镇产业结构调整助农脱贫致富小记
记者 杨静 陈鸿江

技术人员正在和村两委交流苹果种植技术

村民正在大棚内为草莓清除杂草

技术人员正在和村两委交流苹果种植技术

村民正在大棚内为草莓清除杂草
3月2日,记者来到二塘镇发山村苹果种植基地,村民们穿梭在基地中,他们正在为苹果修枝忙碌着。
“一听到可以种苹果,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该村村民黄辅军笑着说。
2018年,发山村发动村民自主种植苹果树,黄辅军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家的2.4亩土地参与其中。他深知,只有跟着村两委发展新产业,才能实现致富梦想。
“自从引进苹果产业种植后,大家都信心十足,对苹果产业充满了致富的希望!”发山村党支部书记宋婷说。
据宋婷介绍,发山村刚开始种植苹果时并不是很顺利,为了使村民们能够意识到苹果种植的好处,村两委每天都要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才将村民们的思想意识转变过来。
“由政府提供树苗,每株村民自付1.8元、政府补贴1元作为树苗的栽种的刨坑费用。”宋婷说。
由于前期村民对苹果种植技术不够了解,对苹果树苗管理不当,2018年,全村的苹果树苗枯死了很多。后来村两委决定,2019年调整种植方向,形成一个利益联结机制,由村两委带头,成立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相应的种植技术,带领村民重新种植苹果。
目前,发山村已经种植苹果253亩,还将准备引进海生集团在全村新增集中连片种植2500亩。
“只要在今年苹果挂果期能有收益,我还将把自己剩下的4.6亩土地都拿来种苹果,毕竟这是致富的新希望。”黄辅军笑着说。
除了发山村的苹果种植,二塘镇茶山社区也在大力发展草莓、辣椒、马铃薯等产业,促进全社区群众增收。
走进茶山社区,一个个银白色的大棚映入眼帘,村民正在大棚里忙碌着。其中最为显眼的要数种植草莓的19个大棚,现在正是草莓采摘时期,村民们正戴着口罩采摘一颗颗又大又红的草莓果。
“自从复工复产后,我们基地就把草莓大棚打开,给村民们提供体验采摘草莓乐趣的机会,只要交30元钱就能进入棚内进行采摘、品尝,假如想要把草莓采摘出去,就到大棚进口称重,按照30元每斤卖出。”茶山社区副支部书记宫厚旭说。
据了解,茶山社区大棚占地面积169亩,建设157个大棚,其中36个大棚用于培育色素辣椒育苗,19个用于草莓种植,102个用于种植早熟马铃薯。
据宫厚旭介绍,茶山社区采用“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大棚种植,将全村84户贫困户纳入到利益联结机制中,其中74户按照每户每年300元的方式进行分红,8户按照每户每年1500元进行分红。
而发山村、茶山社区的产业发展仅仅是二塘镇产业发展的一个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二塘镇把盯目标与控区域结合起来,按照“能退尽退、应调尽调”的要求,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模式,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科学合理选择产业品种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
据二塘镇挂职副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黄世浪介绍,二塘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抓好春耕复产工作。今年将发展中草药种植2000亩、马铃薯种植20000亩、矮化苹果种植3000亩、色素辣椒种植1700亩、滇杨育苗1000亩、25度以上退耕还林8000亩。同时,还将种植大棚蔬菜170亩、白芸豆1900亩、南瓜1000亩,并在低效农作物调减工作中做到全排、全查、应调尽调,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决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