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3-10

拥有年龄

作者:高举宗 时间:2020-03-10 阅读:282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年龄,享受年龄。
  年龄虽说是一个数字,但却和诸多事情无不相关。
  十岁前,从嗷嗷待哺到学坐、学爬、学走路、学说话,天真烂漫,可爱如天使,一声莫名的啼哭,犹如一首动听的歌;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周围的生活一知半解。
  十岁后,好似花苞的蕾、树尖的芽,清新可人,朝气蓬勃,单纯的眼眸犹如夏夜的繁星,明亮皎洁,观望着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和世界;然后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学做人,力尽所能的嚼着生的内涵,消化着知识与文化的内容。伴随着成长的是逐渐地成熟、初步的理性、对生活认识能力的增长。不计较家里给的零花钱多少,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穿名牌服装。 
  二十岁后,过了弱冠之年,就不再弱不禁风,而是青松绿竹般潇潇洒洒,旭日东升,步入人生最壮丽辉煌、最写意的岁月里,踌躇满志地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着美丽的青春,尽显才能、宣泄着智慧。别的不说,单是那真挚地爱别人和幸福地被别人爱,就值得咀嚼回味一辈子的了。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最为辛苦和劳累的时期,事业、家庭这两驾马车承载着理想、人生的终极目标:快乐和幸福。
  三十岁后,有了家庭,为父为母,立志作为,雄姿英发。阅历有了,不过事故也有了;经验有了,当然手腕也有了。有了一点深度,也有了一点宽度;有了一点雍容涵养,也有了一点一针见血。在社会上立身处事,丢弃了浅薄,积蓄了深沉,多了一份透彻人生的从容与练达,形成个人风格。知道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学会了在什么时侯三缄其口。更加明确地建立个人目标,鞭策着自己努力再努力,加油再加油。如蜜蜂般的辛勤、如蜡烛般的燃烧着。千辛万苦,名誉和地位、尊严与体面一件件地印在了名片上,堂而皇之地写到了眉眼里,不管人物大小,总是津津乐道地互道身价。 
  四十岁后,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谁爱说啥就说啥,自己想咋过就咋过,这点本事是应该有的,否则也对不起“不惑”这两字啊。懂得了珍惜什么。抓紧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温暖自己的家庭。给自己定个位,能干什么,会干什么——不惑之年应该不惑了,更加懂得生活和生命的真义。处理事情更能行有余力,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当然,也免不了后悔以前的一些事情,要是当初手再伸那么一点儿、腿再勤那么一点儿、心再狠那么一点儿、脑再活那么一点儿,说不定就……思量起来,伤自尊的、有损身心健康的,统统放弃。虽说有了成熟,但岁月已在身上留下它走过的痕迹:皱纹悄悄地爬上额头,吻着眼角;白发悄悄地潜伏在黑亮发光的青是丝里;不少人的身体开始些微滑坡,而这时正处于事业的顶峰,常常忽视身体的变化。有人因此而过早倒下,有人带病前行。接力棒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跑出多远的距离全然属于了自己。佩戴上老花眼镜,为的是能更清楚地阅读好、理解好人生这本书。
  五十岁后,年过半百,曾经的沧海,阅历有了深度,见惯春风秋月,不再大惊小怪,历尽是非成败,滚爬摸打,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有过顺利,有过挫折;有过得意,有过失落;有过升华,有过沉沦;有过鲜花和掌声,有过微笑和美梦,有过泪水和忧虑……一言蔽之,活了大半辈子,去日苦多。虽说阅历丰富,经验充足,知识广博,目光敏锐,有运筹的能力,干什么事都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喜悦、浮躁、痛苦、愧疚、惊慌、愠怒、悲哀,所有人生应有的情绪,都品味过——还不止一次呢!持重、稳健、敦厚、理智、从容,大智若愚,一切尽在不言中。经商过了站,提升过了线,于是乎禁不住慨叹:“廉颇老矣”。不必迷恋以往的人生灿烂,也不必奢望未来的岁月辉煌,重要的是面对现实,记住“撒切尔定律”,随遇而安,敏行纳言,担当作为,踏踏实实地干,干就干出个样子来;给别人一个笑脸,给自己留一份好心情。 
  六十岁后,退休了,别再计较,心态平和对自己身体好。犹如漫漫旅程走到了一片开阔地,一切都尽在眼底,了然于心。青丝遍染霜华,皱纹象深秋盛开的菊花,伴随些许失落。失落了什么?哦!青春小鸟已经一去不回啦,朝气不再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随之而来的倒是多了些回忆、多了些淡然。
  七十岁后,并不认为七十岁是佳境年华,只有到了耄耋之年,才无不感慨地说:“若是七十,就好了”。如此说来,总是认为昨天比今天好。步入安祥和谐的晚年,必须学会看淡事情更广,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完全地放弃各种人生得失,远离烦恼、守住心中的一份宁静,没有了莫须有的躁动。但这样年龄的人,不是说可以不再不要什么了, 特别是“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与良好的家风”这三样东西不能丢。尽管一百岁后,也应想到“今天最好”,快乐每一天。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总之,年龄是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有每一段的魅力。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坦然接受;只要我们从容面对,都有着值得珍惜和骄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