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3-17

威宁易地产业扶贫基地吸纳万名贫困群众就业

作者: 时间:2020-03-17 阅读:168


 (上接1版)帮助贫困户就业,这几天每天都增加100人以上。”八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艳说。
  创新精准脱贫打法,统筹县城周边土地和边远乡镇贫困劳动力,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是威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有效“法宝”。
  薄雾笼罩的清晨,五里岗街道寒洞社区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内,上百名务工群众“一”字排开,动作娴熟,场面壮观。
  “一天有80块钱务工费,包吃包住。这个月争取一天不落,政府还奖励20块一天, 这里不但有收入,还学到了技术。”来自盐仓镇营洞村的贫困户高昌美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在威宁,哲觉镇八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惠农之举,五里岗街道寒洞社区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的富农之策,仅仅是一个缩影。
  小海镇松棵村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也是易地蔬菜扶贫基地之一,占地面积200亩,共268个大棚,羊肚菌即将进入采摘期,这些天每天用工在380人左右,用工高峰期可达600人以上,贫困户劳动力比例达80%。此外,草海、观风海、五里岗等几个乡镇(街道)的易地蔬菜扶贫基地也在大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种植了娃娃菜、豌豆菜、莴笋、西兰花、香葱、红头葱、白葱等特色蔬菜品种,7个乡镇已累计安排贫困户务工群众8300余人,随着春夏田间管理和夏秋采收销售的人力需求增加,贫困户用工的数量会相应增加,到夏秋用工高峰期预计达到12000余人。
  今年以来,威宁不断在脱贫攻坚中摸索贫困户就业致富的经验做法,加大惠农政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根据贫困户来源不同,把贫困户分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和非易地扶贫搬迁户,创新采取不同运营模式,帮助他们就业。同时,威宁采取劳务输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其他劳务组织一批等“五个一批”办法,让贫困户脱贫实现全覆盖,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不断优化升级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解决贫困劳动力优先就业。截至目前,威宁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万人,已实现工资性收入就业1.1万人,剩余的0.4万人已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为保障贫困户能够便捷稳定务工,威宁在贫困劳动力组织管理方式上,通过严格筛选把关,并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生产队、生产小组,明确乡镇负责人联络联系并负责做好务工群众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加强治安管理、丰富基地文化生活。
  为确保其他贫困劳动力就业有保障,威宁还积极组织县内企业着力解决贫困户就地就近务工就业。中农发、江楠集团、雪榕集团等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周边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也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目前,仅雪榕集团就吸纳贫困务工人员2000人左右,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至3500元之间。
  据了解,威宁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9万人,目前已实现工资性收入就业14.3万人,剩余的4.6万人已实现了产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