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3-23

同心合力 谱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

作者:陈美群 叶启伟 时间:2020-03-23 阅读:222


 同心合力  谱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
——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威宁纪实
记者 陈美群 叶启伟

  威宁地处乌蒙山腹地,乌蒙磅礴,高山峡谷此起彼伏,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千百年来,苍茫的大山造就了山水美景,却也阻碍了发展的步伐。
  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阻隔当地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这信心来源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来源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决心则来源于这里的干部群众心怀感恩之心,拧成一股绳团结奋进、苦干实干……
  威宁是国家确定的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7.5万户3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乡镇26个,贫困村314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4个。截至今年年初,全县还有未脱贫人口1.2万户3.8万多人,今年将全部脱贫。
  毋庸置疑,威宁奔向小康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穷在深山有远亲”,广州市番禺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于2016年开启了对口帮扶威宁篇章,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威宁实践由此展开,取得可喜成效。

  不忘初心   把威宁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
 
  威宁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威宁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这是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威宁的“初心”。
  自2016年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以来,两地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亲力亲为。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到威宁考察时说,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履行好帮扶责任,是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两个维护”到不到位的试金石。广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和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因地制宜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两地协作不断前进。
  广州市番禺区在帮扶工作中迎难而上,一步步践行了帮扶的初心和诺言。 
  番禺区派驻威宁的帮扶工作队通过整体深入细致调研、走访后了解到,威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基础性资源”丰富,但总体而言欠开发,而广州市番禺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发展性资源”丰富。
  随后,在帮扶工作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从番禺区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业生产销售企业入驻威宁,积极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助推当地群众通过就业脱贫。  
  随着一批农业产业化优强企业的入驻,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还为致富之路铺平了农业产业化道路,不断惠及贫困群众。
  去年深秋时节,记者深入东西部扶贫项目之一的贵州江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双龙镇水潮村蔬菜种植基地了解群众就业情况时看到,刚领完工资的黄粉珍数着手里的工钱笑得很是开心。
  “我家就在农业基地附近,今年54岁,年龄大了还不识字,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还好江楠农业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
  黄粉珍来该农业基地上班不到一个月,这是她第一次领工资,领了1570元钱,准备拿回去买些生活用品和补贴家用。在基地务工的工人,向黄粉珍这样的工人很多,他们大多数是贫困户,没有知识文化也没有什么技能,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农业基地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这是以前他们不敢想的生活。
  在羊街镇箐脚村,记者看到一栋外观看上去漂漂亮亮的厂房格外显眼。在厂房门口右侧,竖立着三块牌子,一块写着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一块写着广东省广州市对口帮扶项目,另一块写着的则是贵州臻天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厂房建好后,帮助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蔬菜采摘高峰期一个月能挣5000块钱左右,真的很好。”正在冷库里进行蔬菜打包的管美群说道。
  该公司负责人施辉学说:“广州市番禺区帮扶的500万元项目资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以前公司的设施存在很多短板,不敢大面积种植蔬菜,现在产业流水线完善了,公司也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贫困人口就业也随之增加了几倍。”(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