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督”破“四难”
作者:宋邦辉 马关响 时间:2020-04-01 阅读:222
“四督”破“四难”
——威宁抓好挂牌督战助推脱贫攻坚
通讯员 宋邦辉 马关响
目前,威宁通过下足四个“督”功夫,破解“堡垒不强”“帮扶不力”“活力不够”“整改不力”等“四不”难题,推动挂牌督战工作有效开展。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足“督”功夫,破解堡垒不强问题。督促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提升组织体系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督支部建设。督促基层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六化”建设和党支部组织力“六力”建设,实现党支部“六好”目标。目前,建成县级示范党支部30个、达标党支部443个。督党员发展。在督战过程中,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程序关、档案关等“三关”,严肃规范开展党员发展,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督干部配备。督促基层通过联审、严把“入口”关、吸纳大学毕业生和调整250名村(社区)干部等措施,配强村(社区)干部。着力解决部分干部“作战”锐气弱化、创新创优魄力不强,部分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组织生活“淡化”、党员教育管理“虚化”,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在压实帮扶责任上下足“督”功夫,破解帮扶不力问题。进一步明确驻村干部脱贫攻坚职责,压实责任,督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督选优配强。深入开展“三进三增”活动,积极探索“三级自治”村级自我管理和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下抓两级”“下考两级”机制,督促精准选优配强乡镇干部队伍,动态分析研判评估“两委一队三个人”作用发挥,把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纳入动态跟踪督查考核。督“四个下沉”。抓好干部下沉“1+5”文件落实,从县直单位下派867名干部,与3484名乡村干部组建598个村帮扶工作组,通过督促干部下沉到村、保障下沉到村、管理下沉到村、激励下沉到村“四个下沉到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确保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工作组握指成拳、抱团作战。督责任落实。压实选派单位主体责任和乡镇党委管理责任,督促推进驻村干部“五同管理”,即工作同部署、考勤同管理、奖惩同考核、纪律同监督、信息同公开,确保真蹲实驻、真帮实促。解决“村多干部少”以及部分驻村干部“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
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足“督”功夫,破解活力不足问题。督促基层总结已有经验、抓好典型,盘活闲置资源,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督建立健全机制。督促乡镇、村(社区)推进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领群众一起闯、一起干,打破以往村集体将资源、资产简单发包租赁的集体增收模式,把党组织的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强村和富民“双赢”。目前,全县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61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100%参与产业发展。督推行“五型”模式。印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督促推行产业发展型、资源利用型、股份经营型、区域带动型、异地置业型“五型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村集体经济积累100万元以上的村77个,其中50—100万元38个、10—50万元213个、3—10万元291个。督建立激励机制。督促建立村(社区)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挂钩制度,切实激发村级干部建设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动力。解决部分村由于基础脆弱、经济薄弱,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不大,在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等问题。
在督战作战联动上下足“督”功夫,破解整改不力问题。切实加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分类指导,坚持严督实导。健全督战体系,明确督战任务。制定挂牌督战方案,由3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领衔挂牌,任定点督战队队长,对全县35个乡镇(街道)、524个村及县乡1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整合督战力量,确保尽锐出战。充分整合各级挂牌督战工作力量,做到真督实战尽锐出战,确保攻坚一线号令一致、步调统一、高效运转。开展“百日攻坚”,确保不漏一人。采取结对帮扶干部“固定参与、轮流参与、一月一访”等方式,下派7178名干部职工与还未脱贫的1.2万户3.8万人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开展走访、回访和遍访,确保全县结对帮扶干部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帮扶。解决各级部门因未有效整合挂牌督战力量,存在多部门挂牌督战,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未能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