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全力补齐短板
作者: 时间:2020-04-08 阅读:143
(上接1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贫困人口从923万减少到30.83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抢时间谋发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放眼贵州大地,脱贫攻坚鏖战正酣。
织金县全面构建“免、奖、助、贷、补”多位一体,覆盖幼儿园到大学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体系,确保“应助尽助”,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力争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德江县始终把易地移民搬迁作为“一把手”工程,先后累计实施扶贫搬迁32475人,其中跨县搬迁至大龙经开区22468人,让7560多户贫困群众迁出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恶劣环境”,实现从躬耕农民到企业工人的华丽转身。
2015年以来,关岭自治县全面启动县级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服务机制,农村贫困人口患病者,无须交纳住院押金,就可直接住院治疗。同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朱顺伦是关岭石板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两年妻子陈昌美突发脑出血,手术急需的大笔医疗费用,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治病共花费13万余元,我们实际自付费用仅不到9000元,多亏了县里实施的医疗扶助政策,减轻了我家的医疗负担。”
……
短板补得越强,脱贫效果越好、质量越高。如今,行走在贵州山山水水之间,到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城乡干部群众笑颜挂在脸上、感恩刻在心中,对“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浸透在言语和实干的方方面面。
相约2020,贵州初心如磐,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