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 盘活荒山荒坡 变身“扶贫农场”
作者:邓威 聂祥薇 时间:2020-04-09 阅读:181
本报讯(记者 邓威 实习生 聂祥薇)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石门乡引进优强企业,将昔日杂草丛生、支离破碎的荒山荒坡“变废为宝”,形成“扶贫农场”,呈现出路相通、田成方的新景象,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康路。
目前,走进石门乡观音山社区,昔日的荒山草坡已经变身成了“扶贫农场”,乡亲们正通过全机械化流程种植早熟马铃薯。据了解,这儿1000余亩土地,原来都是荒山荒坡,去年通过乡党委政府的指导,把这片土地进行盘活,与太给和种谷公司合作,发展成该村的种植基地,带动了1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该“扶贫农场”平整过的土地,虽处高山,但较为平坦,可用机械化播种和采收马铃薯。“扶贫农场”内还种植了蔬菜等高效作物,主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就近务工就业,每天务工贫困群众有30人左右,他们可从“扶贫农场”内每月领取2000至3000元不等的工资,特殊工种能领到5000元以上。
据悉,观音山社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66户757人,今年还有9户28人未脱贫。依托“扶贫农场”,该社区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将未脱贫的群众全部吸纳入社,并通过蔬菜、早熟马铃薯等种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确保脱贫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坚决高质量打赢最后歼灭战。
据了解,2016年以来,石门乡共盘活荒山荒坡6220亩,全部用于种植优质马铃薯和蔬菜,其中涉及观音山社区一把伞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新民村仰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2700亩,团结村、新合村、民主村、女姑村等1520亩。“扶贫农场”盘活荒山荒坡、变身“扶贫农场”,为全乡按时脱贫、精彩出列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