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4-13

不负四月好春光 满工达产正当时

作者:方国俊 时间:2020-04-13 阅读:212


 不负四月好春光  满工达产正当时
——中交二航局云城尚品项目工地建设见闻
通讯员 方国俊


技术员朱涛正在测量A1号楼地下室轴线

  不负四月好春光  满工达产正当时。
  4月7日早上8点,走进中交二航局贵阳云城尚品项目工地,现场早已机器轰鸣、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旋转的塔吊、扎钢筋的、灌浆的、搭木架的热火朝天……近400名建设者各就各位,保质量、保安全、赶工期,能早日实现贵州老百姓“安居梦”是所有建设者共同的目标。
  上午8:30分,伴随着“嘀嘀……滴滴”声,一台混凝土汽车泵车开到了B2号楼东南侧的道路上,在两位工人师傅的操作下,笨重的泵车玩起了大变形,车后部伸出一个用来装放混凝土的漏斗,车子中间然后向下伸出四条“支撑腿”固定在地面上,向上则伸出一支几十米长的折叠“手臂”。两名工人师傅如同乐队中的鼓手,敲打出有节奏的“咚咚……咚咚”声,激昂的声线,响彻工地上空,透过长长的“手臂”泵力十足将混凝土输送到A2号楼二层地板处。只见楼顶上的两名工人师傅全副武装,工作服外还套上了一件防雨衣,朱师傅均匀放料,杨师傅严格施工标准做好每一处振捣。
  看,工地现场塔吊升降回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高度。上午9点,塔吊信号工陈师傅正在B2号楼塔吊精心指挥塔吊作业。“起钩、起钩……前走小车……”20多米高空中的塔吊司机在丹师傅的精准指挥下,缓慢伸开长臂并缓缓转动。塔吊司机操作杆在他的手中前后左右移动,几十米长的塔吊臂精准地“捏”起一捆捆钢筋,安全、准确地准确地吊送到预定位置上。
  上午10点,在A1号楼第二区域地下室底板集水井处,由于空间小,钢筋工赵师傅整个人蜷缩着直接坐在钢筋上。笔者注意到,赵师傅右手手套背面早已磨破好几个洞。只见她穿过去,钩过来,灵巧飞快地“编织”着钢筋铁骨。“赵师傅,可以偷工减料啊,多绑一处,少绑一处,到时候打完混凝土后,也没有人知道的啊?”笔者一句玩笑话,赵师傅可严肃起来。“虽然扎好的钢筋以后藏在水泥里看不见,但这可是个良心活儿,一点儿不能马虎,咱就当做是给自己家建房子,必须对钢筋绑扎质量负责。”朴实的话语中,让笔者充满了像赵师傅一样的钢筋工的敬佩。
  上午11:30分,走进A1号楼钢筋加工处,“咔嚓……咔嚓……”钢筋工罗师傅正在加工钢筋,大约30秒钟完成2根钢筋的弯曲工作,罗师傅说她今天已经加工1000多根钢筋。随着复工复产大干后,现场钢筋使用量增大,罗师傅说中午不回去休息,让同事把午饭带到工地上来。
  下午1点,在A1号第二区域地下室中间处,电焊工李师傅正在精心焊接作业。“嗞嗞、嗞嗞……”只见尹师傅头戴防护面罩,双手套着防护手套,手持焊枪,蹲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焊接着钢筋。脚蹲久了,他就站起来稍微活动一下。“师傅,脚蹲麻了吗?”尹师傅回答:“没事,干我们这行,习惯了”。
  “叮咚……叮咚……”下午2点,木工张师傅正在A1号楼地下室集水井处支模板。只见张师傅手持铁锤,将一个个卡箍通过木方牢牢固定住模板上。张师傅说:“这支模可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支模不仔细、模板尺寸不规整的话,就会造成模板安装拼缝不严。总而言之,就当是给自己家盖房子。房子建得好,百姓才能住得舒心,所以质量绝不能含糊。”
  工地上的工人师傅忙个不停,技术员也没有闲着。下午3点,技术员朱涛正在测量A1号楼地下室轴线,技术员余佳昊正在检查A2号楼和A3号楼之间的地下室钢筋间距和绑扎质量,技术员肖鑫正在B2号楼二层梁箍间距,一丝不苟。
  下午5点,整个施工现场仍然一派火热。看,A1号楼第一区域负三层地下室正在支模,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正在绑扎底板钢筋,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进行地下室底板浇筑任务后,将形成13100平方米的工作面,为满工达产大干奠定坚实基础。听,B2号楼2层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瞧,A2号楼和A3号楼分别进入17层和16层主体结构施工,整个现场跑出了从复工复产到满工达产的加速度。每一名工人师傅和技术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了提升贵州城市化发展水平、改善民生环境,留下最美的身影,讲述着“不负四月好春光,满工达产正当时”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