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4-20

“三建”统筹“三力”改

作者:马关响 时间:2020-04-20 阅读:263


 “三建”统筹“三力”改
——大街乡兴隆村以挂牌督战为动力打赢歼灭战
通讯员 马关响

  大街乡兴隆村认真组织各级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县乡下沉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干部、村干部和自管委主任、十户一体中心户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以挂牌督战为动力,“三建”统筹“三力”改,发动一切力量投入攻坚一线,聚焦挂牌督战问题发力进行整改,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建全联动整改机制,统筹聚力改。围绕各级挂牌督战和自查查出问题,健全完善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脱贫问题整改工作,上下联动、优化战法,确保达到督战效果。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全村作战队深入开展自查,全面找准找实存在问题。同时,全面梳理各级挂牌督战、巡视巡察、调研督查等工作中指出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逐项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责任到人,激励担当作为。3月18日以来,组织“两委一队三个人”、驻村帮扶干部、县乡结对帮扶干部和自管委主任等30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82次,走访群众1700余人次,深入开展自查活动。注重上下联动。在作战工作中,建立快速反应会商机制,对需要上级部门联动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等进行分析研判,分级、分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及时反馈问题,倒督县直帮扶单位和帮扶个人落实责任。需要自管委主任和群众代表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下沉,集中进行攻关,确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改。3月18日以来,各级督战队督查问题32个,针对督战存在问题,为群众解决实事好事14件。及时跟踪调度。建立跟踪整改落实机制,合理配置村干部及驻村工作力量,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建立分区域包干负责、分专业落实措施的工作机制,确保问题有人发现、政策有人落实、工作有人推进。采取即查即改、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形成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防止出现“督战分家、作战不力”的情况,由村支“两委”牵头,组建4个工作组,凝聚作战合力,分片区分类抓好作战和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及时、效果明显。针对各级督战队督查存在问题,已组织整改完成9个。
  建强攻坚作战队伍,统筹发力改。统筹好“三级自治”主体、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干部和全村群众参与问题整改,建强攻坚作战队,深入开展进村组、进农户、进田间,增强感情、增加收入、增进和谐,提升脱贫质量、提升脱贫形象、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三进三增三提升”活动,切实解决好脱贫短板、卫生整治等问题。党员干部攻坚改。县乡两级下沉帮扶干部服从村支“两委”安排,主动出谋划策,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深入农户、田间地角发起攻坚行动,“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为贫困群众开展上门送学活动,宣传扶贫相关政策知识,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针对白天排查的问题,晚上通过座谈会认真分析研判,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一一进行销号。3月18日以来,县委组织部下派兴隆村参与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大督查“百日攻坚”行动14名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三进三增三提升”活动,按照乡镇党委安排,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协调纯棉被、桌椅板凳等价值30000余元的物资,县乡两级干部开展宣讲活动30余次、“微夜校”学习32次,覆盖群众1700余人,参与补齐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以及“一户一档”等方面短板问题。“三级自治”协助改。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依托“村委会+自管委(合作社)+“十户一体”的“三级自治”管理体系,调动自管委主任、十户一体中心户长参与村支“两委”相关事务的积极性,协助解决农户脱贫问题短板。3月18日以来,5个自管委主任积极协助县乡村干部工作,主动参战,为全村解决短板问题注入活力,群众主动参与改。建立短板问题清单,针对需要群众参与解决的问题,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调动和激发群众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农户环境卫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民生事项,改变了群众过去“等、靠、要”的观念,变成了如今的“比、赶、超”。3月18日以来,召开群众大会5次,解决安全饮水、两硬化、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16个。
  建牢乡村发展体系,统筹合力改。为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着力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力,统筹各方力量开展整改和凝聚发展动力,兴隆村的产业从曾经单一化转变成现在的结构化,为乡村振兴聚合力。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革命。结合本村实际,兴隆村是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户423人,针对全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收入单一的问题,村党支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用好用活各级挂牌督战契机,理清理顺发展思路,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体化运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村种植玛瑙红樱桃300亩、猕猴桃100亩、黄瓜500亩、花椒1000亩、油桃100亩。通过产业带动,全村已经实现142户682人脱贫增收。多措并举,切实增加群众收入。针对无劳动力、收入单一的农户,采取入股养殖或种植合作社、引导外出务工、设立“十大员”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社会保障脱贫等形式,增加其收入。目前,开发“十大员”公益性岗位35个,安排贫困户35人就业,户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2020年计划发展生产脱贫16户68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户9人,生态补偿脱贫 29户125人,社会保障脱贫14户25人。创新思路,突破本地发展瓶颈。为进一步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积极领办合作社,坚持“以产业促脱贫、以脱贫促产业”的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力,有效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着力强化产业选择、合作社运营、产品销售等方面知识,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村社一体合作社计划组织生产规模化经果林花椒种植700亩,种植本地黄瓜500亩、南瓜500亩、长寿豆300亩、线椒200亩、其他蔬菜115亩,并将174户农户纳入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