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园子 种出致富经
作者:孙华超 时间:2020-04-21 阅读:222
小小菜园子 种出致富经
——牛棚镇范家田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侧记
通讯员 孙华超

采摘蒜薹
在牛棚镇范家田村,一条小河顺着山势穿流而过,小河的上游便是范家田水库。小沟里,小鱼时而嬉戏、时而飞驰。这里的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加上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大家公认的菜园子。
据范家田村主任禄成介绍,小时候这里就是大家的菜园子了,当时的人们只想着这里土地好,离家又近,自己种点菜吃,又能给家庭减少一点开支。
这样一来,大家种菜的经验也逐渐丰富了起来,种出的菜多了,吃不完,大家就送亲戚,送朋友。由于没有使用农药,肥料又是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虽然个头小,不好看,但绝对是纯绿色健康蔬菜,口感极佳。一传十,十传百,时间一长,喜欢吃范家田的蔬菜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慢慢地,范家田的蔬菜也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走向了市场。范家田的蔬菜可以说供不应求,有些邻村的甚至还专门跑到菜地里来购买。由起初只种一季,后面又种两季,现在还能种出三季来。
翻飞的蝴蝶、嗡嗡的蜜蜂,忙碌的人们,加上葱郁的菜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图。菜园里,除了几个收菜的中年男子,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和老人。范家田村支部书记文浩介绍道:“栽菜不是什么重活,老人小孩都能做,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大多都种烤烟或者打工去了。”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话一点不假。范家田村的老人,妇女就靠着自家的一亩半分菜地,维持着一家人的大部分开支。“我家今年种了一亩多蔬菜,这一季种蒜苗、蒜薹,加上那边种的几分白菜和豌豆尖,大概要卖10000多块钱。一年的开支,大多数都是靠我种这点菜,丈夫打工的钱——就存着做其它事情嘛!”范家田村二组菜农张关琴一边打着蒜薹一边说。
微风中,偶尔传来几声欢笑,闻声探去,一家人正在拔着蒜苗,有说有笑,似乎正在谈论今天的蒜苗能买个好价钱。田埂很窄,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水沟里。来到跟前,该村二组村民陈桥花老人微笑着说道:“我今年都快70岁了,一天就围着这点蒜苗转,2块钱一斤卖给商人,今天,姑娘、儿子都来帮我拔,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范家田村一个个小小的菜园子,却种出了致富经,装满了大家的钱袋子。
据悉,范家田村今年以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动员群众调减低效作物,种植蔬菜、苹果、辣椒、烤烟等经济作物,现在已发展苹果种植600余亩,蔬菜种植400余亩、辣椒100余亩、烤烟1200余亩,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