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4-22

雄鹰展翅,守卫疆土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20-04-22 阅读:178


   如果要用一首诗来写口号、军姿,它必将是最长的组诗!
  如果要用一首歌来唱赞歌、青春,它必将是最好的摇滚!
  我们常说训东去西藏当兵,他就是一只翱翔于雪域高原的雄鹰,在高过喜马拉雅的地方书写军人的青春,在大雪封山的夜里用坚守岗位筑起一座丰碑。军人的青春,从来不是用来炫耀和享受的,付出的青春、理想者的青春才是最幸福的!
  2014年,这个20岁出头的男孩背上行囊去了西藏。他选择去西藏,不等于选择了孤独和大风大雨;而是选择日日夜夜地思念;选择要像一只雄鹰一样翱翔在蓝天,翅膀上是蓝天白云,翅膀下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的朋友圈,没有刷屏的动态,也没有吸引眼球的新闻。他的朋友圈是战友,他收藏的是星辰和阳光,他的作品是祖国的和平,他的故事是翱翔的故事!不,这不仅仅是他的故事,这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在为祖国的和平而坚守在边疆战士们的故事!
  前不久,他在朋友圈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次风吹动经幡的时候,就是上天对众生的一次祝福。”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说辞来形容这句话的内涵,还记得那年十八岁时,他为梦想努力着,而他内心更多的是诗和远方,而今,他的思想更加成熟,觉悟更高,他在用一个人的站岗、坚守,守护疆土,在用一只鹰的眼睛,看着脚下的大好河山。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一定经历了雄鹰展翅飞翔时的胆怯,如果没有对蓝天的向往,就不会有在苍穹翱翔的本领!
  在西藏,他和牦牛、羚羊做了兄弟,找了格桑花这个多情的“姑娘”。
  曾经,我对西藏情有独钟,单单只因为珠穆朗玛和布达拉宫,而今我想去西藏,更多的是因为我想去看看中国军人的站姿,想向作家王宏甲先生一样走进青藏,和边疆的战士一起吃饭、一起出操;更想用我的镜头和文字去记录那些鲜为人知的军队故事!
  我总在想,如果王宏甲没有设身处地地接触军队的生活,又怎会有《让自己诞生》这样的佳作面世,得到广大读者喜爱。
  我想去西藏,更想去体验像训东一样,岗哨的生活,以及呼啸的风;我更愿意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去军营,去哨岗,去拍下无数个瞬间,为那些进入西藏后就没有好好拍过一张照片的军人们拍一组《高原军旅图》!
  高原上,每一粒雪花都可以被谱成曲,唱成军歌;每一颗石头,都可以被写成故事,演为军旅电影!
  每年春节,央视都有这样一档叫《网络春晚》的节目,这个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都会通过镜头给南海岛礁、帕米尔高原、西藏边防、索马里维和警察等无数为国家荣誉而在万家团圆之际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者们一个镜头,让他们在镜头前说出新年愿望和想说的话,每年看《网络春晚》,内心总是酸酸的!
  记得今年春节,看《网络春晚》,眼角在不知不觉中就湿润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眼泪为什么而流?
  如果泪水仅仅因为是感动,我觉得这些泪水是虚伪的。更多的泪水,是为了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回家团圆的人而流,也更为了父辈在青藏高原上挥洒汗水而流,而我要违背父辈考军校的意愿而流。
  2017年,南开大学的8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前,给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感人:“在我们8人中,有烈士的儿女,有老兵的后人,有城市孩子,有农家子弟,投身军营、磨砺意志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心愿。最近几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记述您青年时代故事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您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愈发懂得,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经历一些磨炼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大有裨益,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从军报国的决心和信心。请您放心,我们将坚决听党指挥、遵守纪律、苦练本领,忠实履行当代中国军人的神圣使命,为实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作为一名00后,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于国家来说:我是中国公民,是炎黄子孙,是新时代奋斗的青年;于家庭来说:我是孩子,是希望,是要撑起一个家的男人!但我只能用文字来讲述更多像父辈这样有军旅情怀的军队故事!
  我很庆幸,在成长路上有一颗红星照耀梦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奋斗在“禁毒”一线的叔叔;有服兵役在西藏的姐夫;更有许多像训东一样,奔赴雪域高原,守护边疆的同学、朋友,以及亲人。
  每一只雄鹰,都忍受过风的冲击。如果没有风,哪有逆风飞翔的精彩,哪有生活中向着艰难险阻行进的时刻。
  训东,也像大部分军人一样,家里有年迈的父亲,有患了风湿的爷爷奶奶 ……在国家的荣誉和军人使命面前,家庭的生活真的很小,可就是这样千千万万个小的家庭,组成了一个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泱泱大国!
  记得2018年2月14日凌晨两点半,在西藏的训东写过这样一首诗:
 
军营十五的月亮

那夜父亲追着离乡的火车
那夜父亲翻倒着我的校服
家乡泥泞的小路上
月亮好高好高
躲进坑坑洼洼的水塘
蝈蝈叫响夜空
抬头望家的儿郎
低头看看一身泥巴黄
闭上双眼
踏过那条小路
抓一把泥泞
又是父亲的老烟筒
咕噜噜 呼噜噜
我便匆匆睡去
家门口的臭菊又开了
小心翼翼寻找着上学的脚印
风凉嗖嗖的
我在手机屏上找着谁
低头看看
又是这身橄榄绿
 
  他的诗中,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任何的修辞。而在他的诗中,写父亲、校服、小路、蝈蝈、烟筒等,每一个意向都在表达着一个优秀军人的心声、思绪和无以言表的乡愁。
  在西藏,仓央嘉错写了人间最美的情诗,而他们,许多像训东一样的写诗的军人,正在身体筑起铜墙铁壁,任何飘于行进路上的雪花,以及下在山间和身上的雨,都是这里的诗,都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质。
  我知道,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故事! 
  是一只雄鹰,选择飞翔只是为了更远的远方,选择了站立只是为了头顶拥有蓝天白云、能够看着脚下万物生长。雄鹰展翅,若志不在蓝天,它内心一定有更高的天空,以及十四亿中国人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