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是开始的温度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20-04-24 阅读:195
伴随冷空气对我国大面积的入侵,我所居住的小镇,开始在一夜之间回到0℃以下,而0℃,是一切开始的温度。
早晨起来,不见阳光侧躺在山河之上,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一个清晨。开在寒风的樱花,看不出它对于春天的任何喜悦,奶奶的咳嗽声依旧穿墙而过,她手里握着碎小的薪柴,开始一天的“寻热之路”。
习惯了堵车的你我,却不习惯空旷的街道。原本摊贩成群,锅里热气腾腾的小吃街,只剩石墩和一些伞柄。
自古以来,人是地球上群居意识和取暖意识最强的高等动物,尽管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隔着一定的距离,但一家人围着火炉而坐,或是围着桌子而坐,我们对于肌肤的取暖意识并不比内心的温暖弱;而内心的温度,始终是住在高处的火炬。
小姑去镇上值班,四岁多的表妹在某天下午给小姑发了许多表情包,同时发了三秒钟的语音,说这是她送给妈妈的礼物。
在我收回手机的一瞬间,泪花在表妹的眼中闪烁,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一个四岁的孩子。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母亲是天使,可以在睡醒后站在她的面前;母亲也是战士,可以战胜一切。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言语去表述她们假期延长的背后我们所面临的灾难。《三字经》中第一句为“性本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性都是善良的,而在成长路上,又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个人善良地去抵抗对人、对人类有危害的一切,这不是恶。
许多年后,表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会知道,母亲不管刮风下雨,坚守在岗位上,是为了许多像她一样的孩子能睡得安心,能让山里的家庭,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也能一家人坐在一起,温暖是从内心洋溢而出的。
所有由心而出的温度,无论高低,都能温暖彼此;所有从0℃开始的温度,都不只是温度的升降,更是万物枯荣的宿命。
昨天夜里开始降雪啦,雪花总是毫无顾虑地躺在地上,尽管少数的人群和车辆走过,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却不影响温度升高后,雪化身流水,浸入地下,涌入河流。
立春后,温度回升,躺在地上,不再冰凉。
母亲在家里唠叨:“那些值班的工作人员怎么办?你小姑他们穿得厚不?这次新冠肺炎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方人民的问题,这是一场全民族、全人类的‘斗争’。”
春天零散的花开了,没有野百合的春天,就不算春天真正的到来。
我们在外吃饭时,不会因为上了一盘菜,就有人说吃饱;铁匠也不会在炉火温度不高时,将铁放在火里烧。
在2020年的春天,全国上下、乃是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是为了春天繁华与共,春暖花开。
我们说“春暖”和“花开”,“花开”只是单一的,如果只有气温升高,而人心因为病情而变得冰凉,这个春天“暖”的意义何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开篇曾这样写过:“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是的,在这个春天,又下起了雪,雪花落在地上,大地开始变白,凌晨的温度,回到0℃,或是零下,而0℃,是一切开始的温度。
有那么多人在路口坚守,逆行者最美的,除了背影,是将医者的心与患者的心仅仅联系在一起,是各族儿女把心相连。正如中学时代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一样:摩擦生热,而手心相连,温度便会向内而生,温暖彼此。
我们感谢冬天让我们知道,春天不是冬天的反面,而是在0℃以后,才值得拥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