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4-26

强基础 固堡垒 促发展

作者:杨静 李玉琴 时间:2020-04-26 阅读:364


 强基础  固堡垒 促发展
——板底乡党建引领百姓脱贫致富见闻
记者 杨静 李玉琴



雄鹰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板底乡不断增强“眼力”,提升脱贫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板底乡利用党员先锋队的力量带领安坪社区村民发展百亩白芸豆种植,为群众提供致富新渠道;除此之外,还多次组织党员开展“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全乡群众扛上扫帚、铁锹,推着手推车,划分责任片区,以公路沿线、庭院、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背街小巷为整治重点,开展集中打扫多次,村里的环境干净了。同时针对家庭困难家庭进行室内短板补齐,党员干部主动帮助困难群众添补生活用品,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让村寨换“新颜”。
 
党建+产业
 
  走进安坪社区白芸豆种植基地,村民正在忙着种植白芸豆。
  “村里种植白芸豆的初期,我就开始关注白芸豆种植了,现在我也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村里一起种植白芸豆。”安坪社区群众刘大海一直不停地称赞种植白芸豆给他带来的好处,他向记者介绍,他的家里有9亩地,现在流转3亩给社区种植白芸豆,只要社区还有扩大白芸豆种植规模的想法,他还会把剩下的土地流转给村里。
  “现在,我不仅收到土地流转的费用,还在基地上做工,一天能有90元钱的收入,我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我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刘大海信心满满,他虽然今年60岁了,却有不输年轻人的干劲。
  据安坪社区第一支书黄垚介绍,安坪社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社区党支部积极谋划,规范化种植,成立村社一体党支部合作社,按照每亩每年500元的标准向村民流转630亩土地种植葵花套白芸豆,同时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前已种植白芸豆500余亩。下一步,安坪社区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板底乡,像安坪社区一样,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的村寨还有很多。
  据板底乡党委委员王超介绍,该乡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的要求,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载体,在全乡发展19个合作社,主要包含蔬菜合作社、养牛合作社、养鹅合作社、光伏合作社,确保通过发展产业,打赢最后歼灭战。
 
党建+环境
 
  走进板底乡雄鹰村,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到现在,村里不再脏乱差了,每家每户都特别自觉。”当说到该村卫生状况时,王超脸上洋溢着笑容。
  别看雄鹰村现在环境卫生整治得这么好,在以前,这里可是脏乱差出了名的,走进村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在村民文友花的记忆中,几年前的雄鹰村,每家每户门前都像是小型垃圾场,屋前屋后乱堆乱放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这样,全村还散发着牲畜的大粪味,极其影响全村形象。
  文友花家,是村里的卫生示范家庭。走进他们家,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分类摆放,洗碗池里没有脏碗脏筷,卧室的床上被子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一看就知道定期更换。不仅这样,家里还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据文友花介绍说,她每次拖地的时候都会往地上撒一些洗发露或是洗衣粉,这样拖出来的地上不仅干净,房间里也会香喷喷的。”
  现在的雄鹰村,不仅有一个干净的环境,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改善了很多,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过上了高质量的生活。
  据了解,板底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2019年以来,该乡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购买扫路车1辆、垃圾车3辆(现为7辆)、垃圾桶7240个(分发给全乡所有农户),其他环卫设施扫把、火钳、铁铲等,积极动员干部群众在全乡范围内来一场深刻的环境卫生整治革命。同时,组织8个村(社区)50个村民小组贫困户、低保户等深入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和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投入2300人次,环境卫生大幅改善。
  据王超介绍,板底乡围绕“村容整洁、环境舒适、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总要求,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采取“党建+环境卫生整治”的模式,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群众志愿服务队、公益性岗位工作队四支队伍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达到短期见效、明显提升、长期坚持的目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