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4-28

贵州屋脊上的一场引水攻坚战(上)

作者: 时间:2020-04-28 阅读:189


 贵州屋脊上的一场引水攻坚战(上)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齐金蓉 刘玮 吴唐 张枥丹 平川 田婷婷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上半年要完成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贵州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深挖细查、精准打击、逐个整改。
  威宁县被誉为贵州屋脊,既是贵州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乌江、珠江、横江、牛栏江的“四江之源”。乌蒙山脉贯穿全境,造就了威宁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水资源在这里存在着落差大、易流失、难储存等问题,自然,这里也成为了贵州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地方。
  如何改善贫困群众用水,如何引水增强脱贫产业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威宁能否在九十天冲刺中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动静脱贫攻坚走基层记者走进全省剩余贫困人口最多的威宁县,去记录贵州屋脊上的这场引水攻坚战。
  “我们不需要这个水,我们有山泉水、小水窖。”
  “你这个水的水质、稳定性这些都没有自来水好。”
  水务公司管网安装工人罗超最近每天都在各个村寨加班加点给村民们安装水表。但,在给威宁县盐仓镇么站村平寨组安装水表时,却遭到了个别村民的反对。
  既然自来水比村民们吃的望天水好,可为什么个别村民却反对用自来水呢?罗超告诉我们答案。原来,自来水要收费,而望天水不要钱。
  望天水到底如何呢?威宁县盐仓镇么站村平寨组村民陈昌贤带记者看了他家的水窖。老陈的小水窖就在他家屋后,是老陈在丰水期也就是每年的5月到9月囤的雨水以及部分山泉水。打开水窖,记者看到水窖里的水已经不多了,老陈说现在剩的水估计只够他们一家用两三周了。
  老陈一家7口,水窖里现在可能也就只剩下几吨水了,怎么够用呢?老陈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用水流程:同一盆水可能要用上3、4次,比如,洗脸水用来洗脚,洗完脚还要用来该泼菜或者喂猪喂牛,一点都不倒掉,一点都不浪费。
  每一滴水在威宁都被充分利用,也都发挥了它自生最大的价值。
  陈大哥从水窖里面舀出一桶水,我们近距离看,里面有一些渣子,也不是特别清澈。
  和陈大哥聊得正起劲,突然,村里的供水管网开始试水,不少开着的龙头瞬间流出了自来水。村子一下热闹了起来,大家呼朋唤伴儿,纷纷拿出水桶接水,一滴水都不能浪费在威宁已经深入百姓心里。
  像平寨组这种仅能满足村民基本用水需求的小水窖,在威宁还有17261口。今年,贵州拿出1.4亿元资金,在威宁县实施170多项农村饮水补短板工程,通过从邻近主要河流多级提升,保证供水持续,统一净化过滤,构筑更优质的农村饮水网络。这些工程在五月底前将全部完工,在各个村落,集中供水管道正一米一米向贫困群众的家中延伸,为高质量脱贫赋能。
  水通了,自然就有水价的问题,那村民们最关心的水价到底是怎么定的呢?威宁县水务局副局长沈光全介绍说,对于农村分散式的饮水工程,他们是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一事一议,按照“有偿使用、计量收费、资源不浪费”的原则来核定水价,而收来的水费也主要用于工程的运行管护、管水员的工资待遇。收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用得起水、养成良好用水习惯的同时,保障工程能持续稳定供水。
  对于因为水费不愿使用的村民,威宁县水务局也采取了“算账”策略。在威宁县,拖拉机既是一个名词,(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