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5-08

老家情节

作者:谢娟 时间:2020-05-08 阅读:172


   今年清明节,我们趁着还未开学,带着孩子回了趟老家铜仁,去祭拜已故的老祖人。四百五十公里的高速公路,汽车一路而来,人有点筋疲力尽,到县城时已是傍晚六点,天灰蒙蒙的,有点细雨,我们决定第二天早上再驱车前往离县城三十余公里的小村庄。
  翌日清晨,吃了早餐,便在最近的纸火店买了祭祀用的坟飘香蜡纸钱。这边祭祀讲究的很,若是本家男儿祭祀,就用白色的坟飘,若是嫁出去的女儿祭祀就得买红色的坟飘,哪一个坟头挂的越满,就代表着这个老人家后辈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清明,不论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干嘛,都要回到生养你的小村庄,与躺在地底下的祖先们来一次深刻的长长的对话。
  山路不是特别好走,因为带着两岁的孩子,我们走的很慢,到小村庄时,已经快到中午,太阳还是没有出来。村庄里大多数人家都搬到城里去了,就连三叔家也搬到了城里的拆迁小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现如今,整个小村寨里就只留下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搬离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村庄,这里有他们的房子,有他们的土地,还有他们养的老牛。他们离开了,怕的是回不来,怕的是落叶不能归根。我们把车停在宽敞的地方,便背着东西抱着孩子,向山里走去,这里的老人去世后,大多埋葬在山里,与大山融为一体,这样,即便是将来有一天所有人都离开了小村庄,他们的灵魂有大山的守护,也不会孤独。
  走过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趟过一条小河,穿过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我们终于到了苍柏掩映下的坟地,望着那斑驳的石碑和荒草丛生的坟茔,悲从中来。大家跪在坟茔前,燃烧的纸钱和袅袅的青烟升腾半空,一阵冷风起,纸灰如群群黑蝴蝶从鲜红的火焰中缭绕升空,这是灵与魂的相遇。
  孔子曾回答弟子宰我关于鬼神之问:“一切生命都将最终归于死忘,肉体归于尘土,这就叫鬼。骨肉掩埋在地下,渐渐成为泥土的一部分,但是它的气却向上飞腾,这种灵明之气会让人哀伤,这就是神的表现。”我们在老祖人的坟茔前,对生命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一种死别的哀伤压在心底。祭祖的真正目的,不就是让我们追溯先祖,不忘自己的生命之源?让后世每一代人都了解到自己的祖先是谁,我们的血脉如何传承,虽然,逝去的祖先我们接触不到甚至不相认识,但是血脉是相通的。
  上午天低云沉,下午却放晴了,祭祖完毕,我们顺着林间阡陌返回小村庄。老房子大多被拆除,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座风雨中站的艰辛,其中一座红木青瓦的老房子在翠竹掩映中尤为打眼,这就是奶奶家的老房子,奶奶是个固执的老人,所以这座老房子留了下来。老房子前是青砖铺就的院坝,已经被岁月打磨的光滑锃亮,房梁、地板、墙壁、门窗都是木头,几十年风风雨雨,墙面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但依旧能给人柔和的温暖。长久没有人住的老屋蒙上了一层细细的灰尘,日复一日静默的守望着大山。
  我太喜欢这样的老房子了,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上一晚,静谧的夜晚,拾一条长凳静坐,背靠着木板房,听着蛙声,多想远离那些喧嚣,在此与时光友好相处。整个夜里,我都在思考,在这样的老屋里,最适合与生命对话。我开始反思自己,是有多久没在孤清的夜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了?难道日子过的太安逸了,或者是太忙碌了,就会忽略内心深处最本真的东西?今晚,回看那些过往,一切都恍若昨天,如此让人怀念,那时候我比较多愁善感,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透露着伤感,如今再细细读来,还看得见其间的那些真挚情感。
  而今,我们大多数朋友都成了点赞之交,甚至最爱的人也不会花心思去讨好对方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太波澜不惊了!我知道,成长总是要认识一些人,忘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淡忘一些事,但万万不能忘的,是心中最先追寻的那一份本真!我想,不管怎么忙碌,每隔一段时间,都应该停下脚步,读一读自己的心。
  第二天,日晒三竿,阳光透过窗子洒在木板床上,越发温暖,老房子里一切都是旧的,但是对于怀旧的人来说,这是多好的礼物呀。我翻身下床,走到火房,一阵烟雾缭绕中,我看到了烟火味、人情味集于一身的肖老师,他背对着我,正在往炉子里添柴禾,他说他要做一顿充满回忆的饭给我们吃。其实就是菜地里拔了几根葱一棵白菜,奶奶拿来了几个土豆,一块自己做的魔芋豆腐,一点腊肉,加少许佐料把这些东西全部炒成一锅,这样的饭菜有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吃过饭,我们相约出去走走,推开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屋前一大片在阳光下绽放的油菜花,屋后是果树,四月初,花基本谢了,长出了嫩嫩的芽儿。黄的,白的,紫的野花开的欢喜,我们疯跑在油菜花地,我们静坐在小湖边,真真切切感受“最喜晚来花下走,尤爱白首花间行”的诗意生活。
  每一次回老家,我都被这里的老物件吸引,三条腿的木马,蒙上灰尘却也挡不住光芒的黑珠子算盘,小时候从大锅里打捞面汤的木藤编的漏勺,还有舂辣椒面花椒面的石臼……我萌发过多次把它们带回威宁的想法,但是,我知道,这个地方,才是它们的归处,有时候不违背对方意愿是一种深爱的表现!
  日落偏西,倦鸟归巢,而我们又要回到城市,回到俗世渲染的尘世,那一方净土,不知能珍藏多久,离开时间越久,老家记忆越来越模糊,心中情节越来越深重。